高炉生产作为长流程钢铁制造中最重要环节之一,工艺复杂,影响因素繁多,成本占比高,长周期稳定顺行更是行业难题。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朝阳钢铁)是单线全流程钢铁联合企业,仅有一座高炉,生产组织难度更大,系统稳定性要求高,抗风险能力不足,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失常,高炉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全公司生产经营。朝阳钢铁针对单高炉生产的工艺特点,不断总结高炉强化冶炼生产管理、操作经验和教训,统筹分析影响高炉生产的各种因素,以实现高炉长周期稳顺、生铁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精益管理实施“双跑赢”战略,即跑赢自身、跑赢大盘,不断增强朝阳钢铁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1年,朝阳钢铁聚焦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开展精益管理专项行动,将精益管理思想和工具应用于经营管理全流程、全链条,总结形成一套高炉精益运行的“1345”管理模式,助力朝阳钢铁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背景
(一)对标一流的迫切需要
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绿色低碳、智能制造给钢铁工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和新的挑战。朝阳钢铁仅有一座高炉,生产组织难度更大,系统稳定性要求高,抗风险能力不足,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失常,高炉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全公司生产经营,迫切需要对标一流,高炉精益运行。
(二)低碳发展的可靠路径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双碳目标。据统计,铁前系统CO2等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间接排放约占14.5%。中国粗钢产量约占世界的56%,主要原料来源就是高炉生产的液态铁水,低碳炼铁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可靠路径。
(三)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
生铁成本在朝阳钢铁整个生产成本占比近70%,燃料消耗占生铁成本的45%。如何优化生铁成本、原燃料结构对朝阳钢铁充分发挥成本优势至关重要。北科大教授王筱的中国高炉实现低碳低成本炼铁三个经典图,揭示了炼铁生产中市场、产量、成本、燃耗的关系,需要建立精益运行体系来平衡。
二、主要创新点
以精益为主线的高炉经济运行管理体系,融入精益管理理念,应用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对人、机、料、法、环调研写实,全要素对影响高炉生产、操作、管理进行价值流分析,找出工艺瓶颈和关键因素,将解决实际问题方式从“经验驱动”向“靶向施治”转变 ,总结形成一套高炉精益运行“1345”管理模式,见图1。
“1”,形成一个联动,即铁焦联动支撑高炉经济运行。
“3”,重构三个管控模型,即焦炭配煤、炼铁配矿、高炉配煤管控模型。
“4”,严格落实四个关键操作标准,即装料制度调整操作、出铁操作、炉内“五定”操作、无扰动换炉操作标准。
“5”,完善实施高炉系统五项科学管理,即原燃材料质量管理、高炉本体管理、高炉操作管理、高炉设备管理、以及高炉事故预防与处置管理,支撑高炉在长周期稳定顺行前提下,高产、低耗、成本最优。
同时发挥“人才培养”和“项目实践”双引擎作用,树立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将精益管理初衷从“指标提升”向“文化引领”转变,助力朝阳钢铁高质量发展。
图1 高炉经济运行“1345”精益管理体系
三、主要做法
(一) 坚持四维推进,“铁焦联动”经济运行
1.围绕高炉稳顺,建立生产联动
焦化厂坚持以高炉为中心组织生产,随炉况需要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以铁定焦,优化生产组织模式;厂际间生产信息共享,实事求是,内部生产问题相互之间“不捂盖子”,“不当鸵鸟”,“不护犊子”,充分暴露问题,联合解决;相应层级岗位建立健全沟通渠道,生产监控信息远程互看,定期组织会议,焦炭质量和炉况信息响应迅速,反馈更快。
2.坚持按标作业,建立质量联动
焦化厂和炼铁厂在公司主管部门协调下,根据高炉生产强度需求不同,建立与生产相对应焦炭质量标准;焦化厂根据炼铁要求焦炭质量标准,建立对应配煤结构模型,满足高炉生产调整需求;焦化厂提前预判焦炭质量反馈炼铁厂,炼铁厂炉况调整需要焦化厂配合调整焦炭质量,焦化无条件执行。
3.统筹组产方案,建立成本联动
焦化厂和炼铁厂根据公司经营需求,结合公司生产计划,计算不同生产条件下单位成本,形成不同生产组织方案;公司主导,焦化与炼铁充分参与,根据不同生产组织方案,联合计算铁焦成本,寻找成本最优解。
4.追溯成本责任,建立激励联动
建立成本转移奖励机制,从质量、事故、产量三个维度追溯各工序成本责任,实施奖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激发全员参与积极性;建立系统降本奖励机制,焦化、炼铁联合计算降本金额,降本总额多则两厂奖励多,降本总额少,则奖励少,不以单厂降本金额定奖,不断深化铁焦联动。
(二)深究价值改善,重构配煤配矿三个管控模型
1.焦化配煤模型,丰富焦化配煤结构
增煤种。生产与采购一体化管控,采购提供价格,生产判断价值,不断将有关资源寻源、拓源的信息与焦化厂充分共享,煤种从十余种增加到二十余种。
建模型。利用煤焦实验室,根据不同质量标准建立六十余种配煤模型,同时建立配煤模型使用标准,结合市场和生产条件灵活选择最优配煤结构;
严标准。配煤结构必须满足原燃料质量底线,根据市场煤资源供给情况以及所开发的配煤结构模型,统筹分析质量、成本,建立配煤模型的使用标准。
2.炼铁配矿模型,动态调整配矿结构
建立烧结配矿管控模型,采取原料采购与烧结配矿一体化管理,充分考虑其经济性及对铁前运行的影响,寻求烧结配合矿价格与价值最优,探索最优烧结配矿结构。
建立高炉配矿管控模型,形成不同烧结、球团比例下高炉操作制度调整方案,紧跟市场,依据烧结和球团性价比,动态调整烧结、球团比例,目标高炉配矿性价比最优。
建立适用于自身生产的烧结配矿与高炉配矿联合菜单,确定配矿品种,计算配矿结构成分,确定是否满足生产要求,测算成本,确定是否满足降成本需要,寻求铁前配矿成本的动态调整最优。
3.高炉配煤模型,改善喷吹煤种结构
一是通过采取全氮喷吹、降低系统氧含量等技术手段,以利提高烟煤比例,优化煤种调整,克服贫煤粘性大、易堵枪的不利因素,提高贫煤比例,以利于煤种灵活调整。
二是优化煤粉价值评价标准,煤粉采购使用固定碳单价结合发热量评价煤粉价值,拓源、寻源喷吹煤。
三是制定了《煤种转换操作管理细则》,煤种转换按标操作,科学合理组织生产。
四是满足制粉工艺要求和安全前提下,紧密跟踪市场形势,灵活调整,确保喷吹配煤结构的成本最优。
(三)严控过程操作,固化高炉精细化管理标准
高炉操作对高炉生产至关重要,俗话说,“七分原料,三分操作”,原料搞好了,操作跟不上,高炉仍然不能取得良好技经指标,朝阳钢铁高炉结合长期操作经验,充分应用精益管理之高炉全价值流图分析(见图2),找出影响高炉生产最重要的四个操作关键点,即装料制度调整、炉前出铁操作、炉内日常操作、热风炉换炉,固化四个精细化操作系统管理标准。
图2 高炉工序全价值流图
1.制定装料制度调整操作管理标准
一是严格落实日常管理规定动作,每日专人定时确定高炉边缘和中心气流的强弱,判断煤气流分布是否合理,通过在线激光扫料面扫出炉顶料面形状,得出堆尖位置,平台宽度和漏斗深度,形成高炉煤气流分布情况技术报告。
二是总结装料制度调剂手段影响因子大小,根据气流分布确定调剂手段,专业人员撰写调剂具体方案。
三是高炉管理和技术人员召开专题会,共同研究改进调剂方案,达成一致意见,最终落实调剂方案,实现装料制度从经验到精准把控的调整过程。
2.炉前出铁精准操作管理标准
炉前及时出净渣铁是高炉稳顺的必要条件。
一是优化炉前作业标准化管理,使出铁准备,出铁作业和出铁结束作业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将铁口合格率、出铁合格率、有效出铁时间、设备故障率、出铁均匀性等炉前生产关键指标纳入炉前操作管理标准。
二是实施精益班组管理,建立炉前耐材及耗材管理预警台账,确保炉前出铁耐材及耗材的充足,并进行阶段性评价和考评,制定出阶段性操作标准,专人跟踪,实施炉前出铁动态管控。
三是炉前出铁操作从以往粗放型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炉前出铁根据高炉强度进行精确计算。
3.炉内“五定”操作管理标准
五定操作是高炉操作经典管理理念。
一定料批,确保高炉冶炼强度稳定。
二定炉温,确保高炉热量合理稳定。
三定碱度,确保高炉渣相合适稳定。
四定顶压,确保高炉强化冶炼有效执行。
五定压差,确保高炉煤气流合理分布,气流平稳、下料顺畅。
正常炉况下每班煤量调剂次数大于3次,严肃考核,减少人为操作对炉况的影响。
4. 无扰动热风炉操作管理标准
炼铁厂突破工艺限制,大胆尝试,自主研发无扰动换炉技术,制定无扰动换炉操作管理标准。
一是严格落实无扰动换炉操作工艺流程,按标操作。
二是严格执行换炉前后风压管控标准。
三是严格落实换炉时机判断标准。
对上述操作,每日专人检查监督,发现问题,立即改正,严肃考核,以确保高炉稳定运行。
(四)优化高炉经济运行,实施精益管理
针对高炉生产工序特点,实施高炉经济运行精益管理,严格落实执行,高炉管理从以往凭管理者经验和知识储备管理到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将各管理体系整合并形成数据库、历史记录,确保出现类似问题可随时调取历史数据和操作总结,规避以往出现过的错误路径,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同时在科学化、标准化管理过程中,应用PDCA工具,不断改善优化,以确保高炉精益标准化操作。
1.强化质量管理,实施原燃材料精益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大宗原燃料进厂管理办法,无条件执行A类原燃料不合格管理办法,定期组织抽检,确保大宗原燃料质量稳定。
二是建立高炉原燃料质量控制底线管理标准,一切生产调整,优化结构降本,均围绕原燃料质量底线标准进行,底线不能破。
三是建立有害元素管理办法,炉料中有害元素对高炉的危害是巨大的,朝阳钢铁结合生产实际,充分运用TRIZ理论分析方法,确定高炉炉料碱金属负荷控制在4 kg/t以内,锌负荷控制在0.4 kg/t以内为最优条件,定期委托第三方进行有害元素平衡分析。
2.优化技经指标,实施高炉本体精益管理
一是建立高炉温度场管理标准。经过长期摸索实践,结合冷却壁长寿,朝阳钢铁建立了高炉温度场管理标准,一切的制度调整围绕温度场标准进行,以实现操作炉型稳定,气流稳定,提高煤气利用率。
二是建立炉缸运行评价管理标准。炉缸是高炉生产的“发动机”,是高炉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因此建立炉缸运行评价标准,根据炉工作不同状态,采取不同措施应对。
三是建立高炉中部调剂管理标准。中部调剂主要是指高炉冷却强度的调整,当高炉操作炉型不稳或高炉强度发生重大变化,例如休风或政策性调整,为避免渣皮大面积脱落或冷却壁结厚,炼铁厂高炉工区对冷却制度进行调整,以稳定操作炉型,结合生产实践,建立了高炉中部调剂管理标准,使冷却制度调整从经验到标准转变。
3.确保炉况稳顺,实施高炉操作精益管理
一是建立高炉热量平衡调剂管理标准。高炉精益操作对炉况稳定顺行至关重要,热量平稳是高炉操作的重中之重,因此,炼铁厂制定了高炉热量调剂标准,分为正常炉况调剂标准和异常炉况热量调剂标准,从而使高炉热量调剂指导意见从定性向定量转换。
二是建立高炉攻、守、退操作管理办法。高炉生产总是存在可变因素较多,比如原燃料质量波动,设备事故等都会对炉况造成影响,高炉操作者要根据这些变量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应对。高炉在原燃料质量波动时,应做好预判,提前调整,避免炉况恶化对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炉况可攻、可守、可退。
4.提升保障水平,实施设备系统精益管理
一是以精益管理为契机,在炼铁厂推进现场5S自主改善提升、设备看板管理等工作,以EMBP异常管理系统报警线的设定、日常数据提报分析等为工具,推动全员设备TPM管理,不断提升设备基础管理水平。
二是按照设备的关键程度将设备分为 A、B、C三类,同时,对炼铁厂区域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归类,并制定《A类设备管理检修策略》,提高检修质量。
三是制定设备互检和巡检制度。设备互检由机关设备管理人员及各工区设备点检岗位人员参加,对全厂设备的隐患、 记录、点检、润滑等情况进行检查;设备巡检由机关设备管理人员负责,主要对设备进行不定期抽查,以弥补定期互检存在的不足,实现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四是以“零事故、零故障、零隐患”为目标,提高设备点检质量,减少设备事故对生产的影响,杜绝设备原因造成炉况波动甚至非计划休风,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
5.严守风险底线,实施事故防控精益管理
一是建立生产预警管理体系,通过不断优化升级设备设施,提升设备功能精度和智能化水平,将高炉生产系统关键性的控制点全部纳入在线监测,确立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安全报警线,及时应对潜在的各类事故风险。
二是提高岗位操作技能和事故处置能力,通过长期组织学习掌握《岗位操作技术规程》《岗位安全技术规程》《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处置卡》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有效应对全系统各类突发性的事故,将事故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四、取得成效
自高炉经济运行“1345”精益管理体系框架构建伊始,高炉经济运行管理体系不断完整,其成果也不断显现,在取得效益的同时,精益管理理念也在无形中植入到各项管理工作中。2021年以来,朝阳钢铁高炉运行整体稳顺,取得了规模、成本双优的成绩,利用系数实现了历史突破,生铁成本全国先进。
(一)高炉长周期稳定顺行
从经验管控实现标准管控,炉况波动大大减少,管道、悬料发生次数大大减少,高炉实现了长周期稳定顺行,2021年休风率较2020年下降1.2%,高炉增产8765吨,创效金额为1908.3万元。
(二)技经指标持续优化
高炉燃料消耗指标得到不断优化。2021年,铁前大量使用性价比高的印度粉和全部使用朝阳地方产竖炉球团,在品位下降的情况下,实现高炉燃料比下降,利用系数提升。
(三)低碳、低成本炼铁成效显著
朝阳钢铁在燃料消耗、产量及成本之间不断寻求最优解,取得显著成绩, 2021年全年生铁成本2979元/吨,中钢协60家重点企业中,排名第3,行业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