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三季度,焦煤、焦炭期货价格整体延续第二季度的震荡偏弱走势,价格重心进一步下移。其中,7月1日—9月23日,焦炭主力连续合约价格由3050元/吨附近下跌至2700元/吨附近,跌幅约为11.5%;焦煤主力连续合约价格由2350元/吨附近下跌至2070元/吨附近,跌幅约为11.9%。“双焦”现货价格总体跟随期价变化,第三季度以来,焦炭综合绝对价格指数跌幅约为17.0%,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跌幅约为11.6%。
从影响“双焦”价格走势的因素来看,主要可分为3个方面。第一是需求端的影响,包括终端需求及高炉生产节奏的变化。受疫情、高温天气、地产低迷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终端市场的疲弱状态贯穿二、三两个季度,始终压制着黑色金属板块的需求,造成钢、矿、“双焦”价格重心均有明显下移;高炉生产节奏方面,从6月中旬开始,钢厂由于亏损加剧,借机对高炉进行检修,致使铁水产量持续下降,焦炭需求走弱带动价格下跌;直到7月底,在钢厂复产的拉动下,焦价逐步反弹。但由于焦炭期价领涨现货价格,出现阶段性买现卖期的套利机会,在基差修复的作用下,期货价格反弹乏力进而再次转弱。第二是国际宏观形势的扰动。今年初以来,为应对高通胀,欧美地区已多次采取加息手段,尤其是美联储的“鹰派”加息政策,对国内外大宗商品的价格造成较大影响,黑色金属板块进一步承压。第三是来自原料端的成本支撑作用。9月份以来,“双焦”价格的反弹主要受到进口煤缩量预期的刺激,尤其蒙古国煤炭进口预期的变化,焦炭价格在成本的推动下走强。当然,此轮反弹驱动力还包括铁水产量修复到高位及临近国庆假期钢厂对原料补库预期的加持。
从基本面变化来看,第三季度焦炭供应跟随需求波动,库存在低位运行,供需总体矛盾不明显。
从需求端来看,钢厂在6月、7月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限产,生铁、粗钢月产量明显下降。8月份钢厂逐步复产,粗钢、生铁产量有所回升。有关数据显示,日均铁水产量已持续回升到240万吨。从利润角度来看,由于钢厂整体盈利面降至五成以下,利润较差不支持钢厂继续扩大生产,预计当前的日均铁水产量已是年底前的最好水平。9月份日均铁水产量接近6月份水平,据此估算9月份粗钢产量将回升至8900万吨左右。从粗钢产量压减的角度来看,若今年实现粗钢产量同比持平(2021年粗钢产量为10.33亿吨),则10月—12月份月均粗钢产量应不超过8355万吨;若要实现同比减量1000万吨,则月均产量将降至8021万吨。由此可以看到钢厂存在减产压力。结合黑色金属的季节性因素及历史数据来看,每年下半年生铁、粗钢产量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另外10月份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届时环京地区钢厂有一定限产预期,若预期兑现,也将缓解粗钢产量压减的压力。对于焦炭来说,第四季度需求或面临高位回落的压力。
从供给端来看,第三季度,焦炭供给总体上跟随需求变化而变化。调研数据显示,焦炭日产量已基本回升至6月份限产前的水平,不过焦化产能利用率仍低于限产前水平,也表明当前的焦炭供应能力相对充足。今年前5个月焦化厂的利润尚可,但6月份之后,吨焦亏损持续加剧,7月份全国平均吨焦最大亏损额达300元左右,为近些年最差;后随着需求修复的拉动,利润逐步好转,但也仅是恢复到微盈或盈亏平衡状态。焦化利润不佳,一方面是钢厂端利润较差,对原材料价格敏感度提升;另一方面是炼焦煤价格受供给预期变化的刺激而走强,导致炼焦成本抬升,挤压焦化利润。在利润不好的情况下,焦企提产积极性不高,焦炭日均产量也出现小幅回落。另外,在产能政策方面,需关注山西省吕梁地区要求10月底前完成焦化去产能的政策落实情况。
在库存方面,第三季度,焦炭库存总体维持相对低位,但由于供应修复节奏略快于需求启动节奏,9月份以来焦炭有小幅累库的情况。截至9月23日,焦炭总库存量为1037.73万吨,同比增加98.21万吨。分环节来看,焦企端库存基数较小,受钢厂及贸易商采购节奏变化的影响,焦炭库存波动速度较快。不过第三季度总体呈现累库趋势,目前库存水平较往年同期略高。钢厂端仍维持按需采购的节奏,自5月份以来,厂内库存可用天数保持在11天~12天的水平,较往年同期下降2天~3天,考虑到钢厂利润较差的情况,预计未来钢厂对焦炭仍将实施低库存管理措施。在港口端,第三季度焦炭出口量处于近年来最好水平,刺激贸易商集港的积极性,港口库存维持在相对偏高位置。待后期进入冬季后,考虑到需求回落预期,焦炭有一定累库压力,不过焦炭总体库存还处于相对偏低水平,累库幅度或有限。
综合来看,第三季度焦炭供应量跟随需求变化而变化,库存在低位运行,总体供需矛盾不明显,价格受到上下游的双重制约,吨焦盈利情况不佳。进入第四季度,焦炭需求总体或呈现缓慢回落的趋势,供给端在没有严重亏损的情况下,出现急剧收缩的可能性较小,累库趋势对焦炭价格不利。10月份,需重点关注终端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