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苏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环境
(一)取得成效
“十三五”时期,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要求,全省上下聚焦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主战场,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工业绿色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
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围绕推进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持续加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37.8%和46.5%。重点行业去产能成效明显,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建设项目产能减量置换规定和要求,有效控制新增产能。“十三五”期间,累计压减粗钢产能1788万吨、压减水泥产能1915万吨、平板玻璃产能2700万重量箱,超额完成国家、省定目标任务。开展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全省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4454家,全省化工园区(含集中区)由54家压减至2020年的29家。
2.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加快工业领域绿色发展,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创建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推广一批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实施一批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培育一批绿色制造优秀服务机构,初步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十三五”期间,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174家、园区1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家,数量列全国前列,成功培育第一批97家省级绿色工厂;19家企业承担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建设项目,25家企业入选国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名单,4家企业列入国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
3.节能降耗水平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三五”期间,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0.6%和26.7%,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单位GDP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下降28.3%、31.5%。能源管理不断创新,组织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实施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效“领跑者”行动,开展工业企业节能诊断服务,加快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组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依法依规开展节能监察,实现高耗能行业节能监察全覆盖。“十三五”期间,共有12家企业入选国家能效“领跑者”名单、4家企业入选国家水效“领跑者”名单;63家第三方服务机构、节能技术装备提供商为605家企业开展节能诊断;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32项,实现年节能205万吨标准煤。
4.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以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化为原则,着力削减工业固废、废水产生量,加强工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发布《江苏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公布第三方评价机构名单,促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规模化发展,全省年综合利用工业固废超1亿吨,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全省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年销售收入超过750亿元。再制造产业初具规模,年销售超200亿元,形成张家港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区,成立国内首个“国家再制造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强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全省废钢、废塑料、废油脂、废轮胎等62家企业列入工信部相关行业规范管理公告名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再生利用产业链初步构建。
5.节能环保产业持续壮大。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2020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7000亿元,年均增长7%左右,27家企业列入国家环保装备制造行业规范企业名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0家,培育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攻克了大功率高速磁悬浮驱动技术、系列化耐污染反渗透、冷能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5市产业规模占全省75%以上,宜兴、盐城已发展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转型加速,积极探索智慧节能环保发展理念与思路,加快向“互联网+节能”、“互联网+环保”、智慧系统转型。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虽然全省工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影响工业绿色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行业能耗占规上工业能耗比重达到80%;能源结构偏煤,煤炭消费占50%以上。二是绿色化生产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生态设计尚处起步阶段,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面不广,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与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绿色消费引领绿色生产的格局尚未形成,绿色产品供应不足。三是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绿色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突破不多,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产业链总体上处于中低端,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核心工艺等对外依赖程度较高。
(三)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从国际看,绿色低碳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大趋势,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全球上百个国家提出了不同阶段实现碳中和目标,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和绿色低碳技术、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欧盟等一些地区正积极谋划或推行碳关税机制。这些都将影响全球贸易格局,对我省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提出更高要求,但同时也为我省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机遇。
从国内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工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途径。“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工业领域更大力度、更深层次系统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提供契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经济发展不能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上述因素给我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难得机遇。
从省内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但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超过3亿吨标准煤,单位国土面积污染物排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工业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70%以上,工业领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的86%、52%,工业领域成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战场。统筹做好全省工业领域绿色发展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影响巨大。“十四五”时期是江苏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要求的关键时期,这对全省工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给江苏工业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和生产过程绿色化,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试点示范、要素投入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加强政府服务监管职能。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积极主动性,持续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的工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促进绿色新兴产业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源。
质效优先,绿色低碳。坚持节约先行,加快推进绿色改造升级工程,推进绿色产业基地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推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全面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减少污染排放。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加快园区绿色发展布局,引导和鼓励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努力提高绿色制造的整体水平。解决重点行业、区域和企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制造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普遍应用,数字化、智能化助推绿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碳达峰碳中和稳步推进。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5%、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7%、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0%;主要高耗能行业产品单位能耗、二氧化碳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清洁生产水平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削减,一般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工业领域重点行业力争在2030年左右率先达峰。
绿色产业逐步壮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加快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绿色制造创新为引擎,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绿色制造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制造业全行业和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全面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实施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基本形成。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绿色产业结构
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多措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促进产业整体向中高端迈进。
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落后产能退出,严格落实国家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两高”行业低效低端产能。着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实施绿色化提升工程,实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管理,增强绿色发展新动能。严把能耗过快增长关,新上高耗能项目必须达到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先进值;对未完成上年度能耗强度目标任务的地区,实行区域高耗能项目限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培育计划,构建开放高效的集群创新服务体系。推进531产业强链递进培育工程,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效提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
2.优化重点区域布局。系统谋划沿江、沿海和苏北地区高质量发展,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特色彰显的新路子,形成多极增长、双向支撑新格局,进而实现“江强海兴”“南北均衡”发展。提升沿江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高标准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长三角北翼高端制造产业带。打造沿海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大力发展新型海工装备、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装备等海洋特色产业,推进化工、钢铁等临港产业高端绿色化发展,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产业发展示范带。加快苏北产业绿色发展,支持苏北地区优势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高起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加快特色产业振兴,推动传统产业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3.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有效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坚持补短板、锻长板,激发企业积极性和内生动力。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进集群专项行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进示范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标杆示范引领。加快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发展,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加快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推广应用。
(二)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行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过程绿色化、生产装备绿色化,系统提升工厂、产品、园区和供应链等绿色发展水平,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1.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聚焦节能、降碳、减污目标,以管理和技术为手段,实施生产全过程污染控制。推广绿色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环节,系统考虑优先选择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和原材料,推动生产企业采用减量化、无害化的高效清洁工艺技术,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绿色化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带动能源资源效率提升,推动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感知和控制系统、制造流程多目标优化、经营决策优化,实现生产过程物质流、能量流等信息采集监控、智能分析和精细管理。以工业园区和产业集中区为重点完善产业生态链接,加强余热余能回收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在役工业燃煤锅炉、窑炉实施天然气、电能替代。引导企业清洁原料替代,推进重点行业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加强电器电子产品中铅、镉、六价铬等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在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创建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探索行业绿色设计路径,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协同提升。
2.推动生产过程绿色化。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围绕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等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环节,开展源头控制与过程削减协同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实施清洁生产方案,实施污染物削减提标改造,实现有组织排放全面达标、无组织排放有效管控。传统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根据产业结构特征建设集中喷涂中心等共享“绿岛”。实施末端治理设施升级改造,聚焦烟气排放量大、排放成分复杂、治理难度大的重点行业,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应用示范。深入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聚焦工业废水排放量大、涉重金属及有机物废水的重点行业,开展废水高效处理循环利用全过程综合控制应用示范,逐步推进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煤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3.推动生产装备绿色化。突出钢铁、石化、化工、建材、印染、机械等行业,加大新一代清洁高效、安全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力度。钢铁行业重点深化热装热送、连铸连扎技术研发应用,推广无头轧制、富氧冶金,有序发展短流程工艺。铸造、热处理等领域重点发展近净成形、数字化无模铸造、增材制造、铸件余热时效热处理等制造技术。水泥行业重点推广辊压机终粉磨、高效低氮预热分解及先进烧成、新一代高效篦冷机等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纺织印染行业重点推广小浴比染色、短流程染色、逆流水洗、分段浴比、喷墨打印和低水位染色、三合一纱线快速漂白等少水无水工艺。推广高效节能锅炉、电力变压器、风机、空气压缩机等高效用能设备,优化系统匹配,实施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
4.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全领域全面培育绿色制造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行业整体绿色化水平。推进绿色产品开发,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推进绿色园区建设,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好的绿色园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绿色发展模式,发挥绿色园区示范作用,强化绿色产业园区建设推进机制,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区域能源监控中心和环境监测网络,提高园区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园区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智慧园区。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以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绿色供应标准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支撑,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三)加快产业低碳转型
以“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导向,严格落实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制定工业低碳行动计划,围绕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开展低碳建设试点示范,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和生产过程,从源头减少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
1.加快重点行业低碳转型。深入落实国家和省碳达峰行动方案,编制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数据中心/5G新基建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钢铁行业有序引导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发展,优化原燃料结构,推动钢铁生产副产资源能源与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深度耦合。建材行业加强原料、燃料替代,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研发推广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和高效混凝土。石化化工行业开展绿氢炼化、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等化学品示范工程,加快推动减油增化,加大高端绿色化工产品供给。新基建领域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大对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调度,推动老旧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加快基础研究,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打造绿色低碳新基建。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重点推广生物燃料、垃圾衍生燃料等能源在重点领域规模化应用。
2.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推广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结合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创建活动,开展工业绿色低碳智能微电网建设,鼓励园区、工厂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多元储能、高效热泵、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统等,推动工业余热余能梯级和多能互补综合利用。开展低碳示范项目,重点建设“光伏+”、微电网应用、氢储能及加氢站试点、便捷充换电池基础设施、近零排放、二氧化碳大规模捕集和高值化利用试点等示范项目。开展碳达峰示范建设,探索开展“近零碳园区(工厂)”和“碳中和工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率先达峰,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工业园区开展“碳排放达峰先行区”创建示范。
(四)深化工业领域节能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强化重点用能管理,持续推进能耗在线监测建设,实施能效“领跑者”行动,加强节能监察,强化结果运用,创新节能服务机制,全面推动工业能效变革。
1.强化企业节能主体责任。重点用能单位制定并实施年度节能计划和节能措施,确保完成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提升企业节能基础能力,制定完善节能管理规章,明确能源管理职责,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和能耗在线监测管控系统建设,加强数据运用,实现能源管理智慧化。提升企业用能水平,深挖节能潜力,开展能源审计,按时报送能源利用状况报告,主动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
2.实施工业节能技改工程。全面推进传统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在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实施能效提升工程,重点进行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重点用能单位综合能效提升等工程,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加快应用先进节能低碳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锅炉、变压器、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通用设备系统能效。深入开展工业领域能效领跑行动,遴选发布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名单,推动重点用能企业持续赶超引领。
3.完善节能监管和服务机制。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将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分解到重点用能单位,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加强节能监察,实施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单位、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全覆盖,强化结果运用,确保严格执行能耗限额标准,依法淘汰落后高耗能用能设备。推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建设技术需求及技术创新供给市场服务平台,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开展节能服务进企业活动,围绕主要工序工艺、重点用能系统、关键技术装备,组织全面诊断和专项诊断相结合的工业节能诊断,全面提升企业能效水平。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采用先进适用节能技术对主要耗能工艺装备进行节能技改。
(五)推进节约集约利用
以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化理念,推动工业节水改造和废水回用,推动一般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高效高值回收利用,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1.大力开展工业节水行动。实施定额用水制度,对超过用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工业用水定额先进值指标,鼓励重点用水企业、园区建立智慧用水管理系统。加强用水管理,科学制定用水定额并动态调整,实行严格的计划用水管理和用水报告制度,组织专项监督检查。支持企业开展废水“近零排放”改造,优化工艺和循环冷却水利用,强化过程循环和末端回用,推动企业加强废水资源化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雨水集蓄利用等非常规水源利用。大力培育和发展工业水循环利用服务支撑体系,积极推动高耗水工业企业广泛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定期遴选水效领跑者,推进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园区建设。
2.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重点行业工业固废减量化,加强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及产品开发应用推广,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推动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重点围绕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钢渣、化工废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加快推广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积极拓展综合利用产品在冶金、建材、基础设施建设、地下采空区充填、土壤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大宗工业固废区域协同处置,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推进建设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探索建立基于区域特点的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模式,对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强化跨区域协同,扩大综合利用规模。加大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因地制宜推进水泥窑、钢铁窑炉、砖瓦隧道窑等工业窑炉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生活垃圾、城市污泥、淤泥等废物。实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推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新增工业固废能用尽用、存量工业固废有序减少。
3.推进再生资源高效高值化利用。加快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引导再生资源利用企业规范化发展。鼓励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引导小微企业入园,积极开发高值化再生产品,着力延伸再生资源产业链。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快废旧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推动传统销售企业、电商、物流公司等主体利用销售配送网络,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推进区域协作,鼓励回收企业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利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促进回收与利用的有效衔接。推广“互联网+”技术,支持再生资源企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线下线上融合的回收网络。鼓励开展供应链管理,形成部分重点品种上建回收网络、中联物流、下接利废产业的产业链,拓宽企业发展空间,稳定和保障再生资源供应。
4.加快发展智能再制造产业。加强高端智能再制造标准化工作,鼓励研制高端智能再制造基础通用、技术、管理、检测、评价等共性标准。培育高端智能再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开展绿色再制造设计,进一步提升再制造产品综合性能。加强再制造产业化发展,重点围绕发动机、工程机械等领域,加快再制造智能设计、评估、检测,以及智能拆解清洗、增材加工等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应用。鼓励构建用户导向的再制造产品质量管控与评价应用体系,促进再制造产品规模化应用,建立与新品设计制造间的有效反哺互动机制。
5.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编制出台《江苏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五年行动计划》,建立以区域中心站为核心,覆盖全省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退役动力电池全部回收。建立全产业链的溯源管理平台,实现全方位监管,将低速车电池等纳入监管体系。培育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突破退役动力电池拆解、梯次、再生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装备。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本地特色的标准体系,培育一批检测认证机构。
(六)加强绿色制造创新
以提升制造过程中绿色化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紧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向,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对工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
1.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绿色制造产业指导目录、绿色技术推广目录、技术与装备淘汰目录,引导绿色制造技术创新方向,推动各行业技术装备升级。落实揭榜挂帅制度,发布关键核心技术指南,围绕国家和省级节能减排重大需求的关键领域和“卡脖子”环节,明确补链强链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切实强化共性技术供给。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引导龙头企业围绕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类创新资源,着力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立绿色技术创新风险保障机制,争取政策性银行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采用新技术进行节能减排、污染治理技术应用支持力度。
2.加强绿色制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绿色技术创新攻关行动,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园区深度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强国际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再创新,开发推广一批适合我省行业特色的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强绿色制造基础领域技术研究,从材料、工艺、装备等方面瞄准绿色发展中的难点、痛点,集中优势力量攻克技术难关,形成一批压箱底的技术,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储备一批前沿技术。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围绕制约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在高效电机及拖动设备、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储能、智能优化控制、智能电网等领域加大研发,推动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绿色技术,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3.完善绿色技术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建设绿色制造技术、专利池,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贡献。建立以技术咨询、设施运营、人才培训和信息发布统计等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制造服务业平台,开展网上教育培训与咨询服务,加快专利转化和技术交易。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健全绿色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扶持初创企业和成果转化。引导各类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地方创投基金等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大力推广采用能源托管、服务外包等模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措施,支持首台(套)绿色技术创新装备示范应用。大力推广新技术应用,鼓励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原创性、引领性等技术,最大限度把创新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七)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以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服务供给为目标,提升基础原材料和基础零部件、重大装备和核心技术保障能力,加快节能环保装备研发制造,促进制造与互联网、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产业高地。
1.支持企业特色发展。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优质资源集聚,有效发挥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作用,鼓励一批规模大、技术新、实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做大做优做强,进一步发挥品牌、人才、市场、资金优势,从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发展,提高国内外市场综合竞争力。支持差异化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围绕产业亟需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通过一项技术、一种材料、一个零部件和一件产品的关键性突破,带动全产业链水平整体提升。打造良好产业生态圈,依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规范环保企业经营行为,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配套、产业链协同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2.推进园区提档升级。完善服务保障和政策供给,发挥园区在汇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营造产业生态等方面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园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市场诚信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开展精准补链,瞄准细分领域和上下游精准选择进驻企业,通过引进培育一批可填补我省产业链空白、或能显著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有效打通产业链。高效发挥协同优势,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化园区,建立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类要素在企业之间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强化省级部门、省地间协同合作,统筹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各地结合各自实际,加强政策衔接,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切实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发挥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第三方机构等的桥梁纽带作用,助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发展。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工作,确保规划有效落实。
(二)强化监督执法
加强节能监察执法,完善节能监察与企业信用评价、节能审查等管理制度衔接,着力构建促进企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实施新一轮节能监察,实现高耗能行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全覆盖。推动健全节能标准体系,加快扩大重点行业、产品、设备节能标准覆盖面。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节能监察队伍基础能力建设,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节能管理体系。
(三)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工业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形成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工业绿色发展预警机制作用,指导地方依据能耗强度目标完成情况合理调控高耗能项目建设。推进价格机制创新,落实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政府绿色采购,优先购买和使用符合国家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活动,促进企业改善能源利用和环境行为。
(四)落实要素保障
完善地方性法规,制定与工业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的配套制度。针对全省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创新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和产业政策,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节能减排、绿色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发展项目的改造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担保和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引导鼓励专业机构、学会协会、科研院所等开展各种形式培训、教育活动,培养工业绿色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五)加强政策宣传
开展全民绿色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平台,强化工业绿色发展政策宣传,加大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宣传力度,倡导节约、环保、绿色生活方式,增强民众的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的意识,营造良好推进氛围。鼓励多元参与,从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使绿色文化、理念和意识深入社会各行各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