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科学技术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江苏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科技创新大潮涌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2022-06-13 10:57:12

来源:交点汇新闻

浏览720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和中坚力量。近年来,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直鼓励支持青年人才牵头完成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并于2019年起增设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目前已有21人获奖。


      记者日前对话刚刚获得2021年度该奖项的3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心怀梦想、勇挑重任,在原始创新、技术突破、成果转化中作出杰出贡献。


       科技创新大潮涌动,千帆竞发勇进者胜。未来,他们还将乘风破浪,持续奋斗在创新创业最前沿。


情系湖泊 让大地“灵眸”重现光彩

      湖泊是大地“灵眸”,让被污染的湖泊恢复清澈,在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张运林看来,既是必须扛起的社会责任,也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奋斗。“科学自有诗意,诗意在青山隐隐水迢迢的科研追求中,更在水清若空、鱼翔浅底的湖泊治理成效中。”张运林说。

图片

      他是追着“光”来研究湖泊的,无论是湖泊光辐射传输机理、光与浮游藻类和沉水植物相互关系,还是湖泊光学遥感应用、溶解性有机物吸收光后的一系列循环转化过程,均与“光”息息相关。“湖泊被污染后,进入湖里的太阳光辐射也会产生变化,光的传输、吸收和衰减会对水中的浮游藻类、沉水植被等生物光合作用和生长产生重要影响。我的兴趣点之一就是研究达到怎样的光学条件,才能对退化湖泊生态系统进行沉水植被恢复。”张运林尽量简单通俗地描述自己的科研工作。


      “研究湖泊学,野外观测、现场考察必不可少。”张运林说,有些问题必须去现场,才会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太湖、鄱阳湖、抚仙湖、天目湖、千岛湖、呼伦湖等都留下他的足迹。“虽然条件艰苦,也经历过‘生死考验’,但所收获的科研经验却是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为了野外考察,科研人员要掌握“十八般武艺”。张运林刚工作就考了快艇驾照,最初几年“下湖”时都是自己掌舵。为了在湖中搭建观测平台,还得学会搭脚手架。“大家都是熟练工,几个人不到一小时就搭好了。”


      野外实验的危险也无处不在。张运林和同事们在高原迷过路、在船上落过水,甚至在湖面遭遇过龙卷风。那次,科研团队想通过典型风浪过程原位观测,揭示湖泊营养盐循环和蓝藻水华形成的物理化学机制,就在湖中搭建简易观测平台,连续观测近一周后,在回程途中遭遇了龙卷风。“船老大让所有人抓住固定物平趴在船上,自己抛了八个锚才把平板船固定住,好在没有人员伤亡。”如今,张运林承担一些行政工作,长期的野外实验比以前少了,但他还是有机会就想“下湖”,“就差青藏高原湖泊没去考察,希望最近几年有机会去看看”。

图片

张运林承担的水专项项目示范工程


      这些年,张运林致力于物理湖泊学基础理论、环境效应以及水色遥感应用研究,建立了湖泊光环境效应理论体系,构建了湖泊生态修复工程示范样板,支撑太湖“两个确保”目标实现。他主持的“湖泊光学的理论方法与水色遥感应用”,2016年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最近,他又带领团队原创了水环境陆基高光谱遥感仪并实现产业化应用,通过数据建模和高频观测实时监测湖泊水环境快速动态变化过程,为湖泊治理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作为科研‘国家队’,我们有责任持续争取和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为湖泊重回‘水清草盛’奉献自己的力量。”张运林说。


“洗净”垃圾污染,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力量”

      用领先技术“洗净”垃圾带来的污染,用智慧呵护绿色生态,是刘军为之奋斗不息的人生目标。


      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事业单位的工作,创立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军的决定当时并不被大部分人所理解。他“偏向虎山行”,带领一群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从一个简陋的实验室起步,以“技术”为利刃,以“奋斗”为基石,闯出一条“绿色”创新之路。

图片

     “技术为立身之本”“科研能力是环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技术一定要比别人进步一点、再进步一点”……言谈中,刘军频频提及“技术”一词。与“技术”较劲,是他创业十多年来的常态。在他看来,唯有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在行业“洗牌”中屹立不倒。   


      “刚开始公司连办公场地都没有。”刘军回忆说。全年超过200天在各地奔波,被大家称作“空中飞人”,经常工作到深夜,有几乎一年的时间睡在沙发上……刘军很忙,但仍然坚持“白天跑市场、筹资金,晚上搞技术研发”。针对垃圾渗滤液水质复杂、处理难度高等问题,从技术方案、设计思路到图纸审核、完善,再到产品与工艺定型设计,他都参与其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应急扩容,万德斯负责一期污水处理应急扩容改造和二期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加班加点讨论制定技术方案并立即投入施工,在确保既有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仅用不到10天就完成任务,满足了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杀菌消毒要求,防止病毒通过粪便和污水扩散传播,为抗疫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刘军带领团队着力突破水污染治理、固废污染治理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开展环保行业前瞻性及创新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在垃圾渗滤液、填埋场修复、工业废水零排放、有机垃圾资源化等技术方面,形成多个全流程技术体系,核心技术已支撑多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项目的污染治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等科技奖励。


      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当初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成长为全国首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大事业,为之奋斗一生都在所不辞。”刘军说,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将继续为经济社会民生发展注入“绿色力量”,为祖国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科技改变未来,

探索更亮更高效的LED技术

      “王老师,今天的实验效果有进度了”“王教授,钙钛矿这个项目的指标还请再核对一下”……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王建浦教授的一天,在学生和合作机构的“呼叫”中开始。作为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的先行者,他的研发工作也与手机屏幕息息相关。

图片

      2013年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博士后毕业回国,王建浦一边搭建自己的实验室平台,一边尝试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在国外同行主要集中开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时,他敏锐地觉察到钙钛矿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光材料,于是在国内率先开展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研究。“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未来有望取代OLED显示技术,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实现高亮度下的高效率。”王建浦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屏幕在高亮度和高效率之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受材料本身的限制,电光转换效率不高。


      提高电光转换效率,必须找到一种新的发光材料。2018年,经过无数次试验后,王建浦带领团队尝试向低浓度钙钛矿前驱液中引入一种氨基酸添加剂,利用低温溶液法成功自组装形成具有亚微米尺度的离散型钙钛矿薄膜。由此形成的独特器件结构毫不影响器件的发射光谱和发光角度,光提取效率提高到30%。器件外量子效率和能量转化效率与市场上的OLED相当,在高亮度条件下甚至优于OLED。


      “我们从材料的本身性质上突破局限性,找到了关键科学问题并解决。”王建浦说,目前关于发光材料的基础研究看似离生活应用很远,但一项新技术必须历经很长的周期才能成熟推广,“现在广泛使用的OLED显示屏,在上世纪80年代就在实验室开启相关研究。”在王建浦看来,创新驱动发展,原始创新是源头。闯入“无人区”的科学研究,才可能孕育颠覆性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责无旁贷,必须“打前站”。


      回忆20年前作为研究生选择课题时,王建浦因兴趣与显示行业结缘。“显示技术一代代更新,一直秉持旧思维观念没有出路。年轻人有活力,很容易颠覆前人的一些想法,这就是年轻人的优势。”王建浦表示,在科技创新的大潮下,千帆竞发唯勇进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