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政府授权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史文剑: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江苏方阵

2022-04-29 16:10:26

来源:《群众》(思想理论版)

浏览2864

近日,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局长史文剑在群众杂志发表《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江苏方阵,全文如下:

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全省工信系统将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在细分领域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专精特新”方阵,更好发挥补链固链强链作用,有效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着力实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梯度培育体系,十年来持续引导支持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有力有序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省培育创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38家,培育认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98家,带动市县培育各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两万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于九个行业门类,制造业占比超九成,其中超过80%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和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0年平均营收规模近5亿元,平均入库税收超1357万元,其中营收规模超1亿元的企业占比超70%。7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A股上市,企业数排名全国第一。

优化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科技创新体系顶层设计,形成有助于增强创新活力的竞争机制,先后制定《江苏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指导意见》《江苏省“千企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文件,统一“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和标准,明确培育目标和工作措施。二是强化示范引领。充分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制定标准条件,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对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不求数量,但确保名副其实,围绕江苏聚焦培育的16个先进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等优势领域,既重视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认定,也兼顾初创期、高成长型企业认定。三是强化财政支持。从2013年开始,在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专门设立“专精特新发展”项目。2013-2021年,累计扶持“专精特新”培育项目1579个,资金总额11.1亿元。部分设区市、县(市、区)都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对“专精特新”企业予以支持。

规范入库培育,增强发展动能。明确以培育库为载体,形成省市县联动培育工作协同机制。建立企业网络在线培育库,由省市县联动共同确定入库企业,在各地高成长潜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四新”模式企业、创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等优质企业中,按照“专精特新”标准,量化选出入库培育企业;对入库企业每年滚动调整,政策和服务资源向入库企业聚焦,打破信息孤岛,与省中小企业政策发布平台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各类资源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互通共享,并实施“点对点”精准推送;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认定和遴选推荐从入库企业中遴选,目前全省入库企业超14000家,省市县联动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已初步形成。

靠前精准服务,加快创新发展。梳理编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建立“一企一员”帮扶制度,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办理时限,并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确保每件事落地落实。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题,建立“专精特新板”,设立“专精特新贷”,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专属的挂牌展示、股权托管、股权融资、转板上市等服务。目前已有48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挂牌,转新三板1家,启动IPO辅导1家,实现股权融资15亿元。针对人才短缺难题,实施“英才名匠”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培训10000名专业技能人才。组建省专精特新企业家俱乐部,为企业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平台。培育认定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支持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让更多企业享受更大政策红利和优质服务。分行业摸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会同金融机构共同开展各类融资对接和路演活动,搭建对接合作平台,增强银企互信共赢。实施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重点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拟上市企业培育库,开展上市辅导、政策解读、企业家沙龙、投融资对接等专题活动,促进企业直接融资。

聚焦企业管理,促进提质增效。开展企业高质量发展巡诊服务。利用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广泛收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提升需求信息,梳理问题和服务需求清单,打造管理提升咨询诊断专家团队,建立团队咨询服务机制,实时动态跟踪服务,开展现场诊断,查找漏洞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提升企业行业竞争水平。各市县同时面向同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巡诊服务。开展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管理等质量方法培训,深入挖掘全面质量管理赋能制造业竞争优势提升、促进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经验,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质量管理标杆。在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开设管理升级培训专栏,精选各类企业管理培训课程课件,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在线培训服务。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长三角地方标准等各类标准的研制修订。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积极开展标准赶超、标准对比活动,打造一批“江苏精品”。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争取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

强化数字赋能,提速升级改造。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内外网络改造,力争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G网络全覆盖,加快5G、工业互联网标识、IPv6等新型网络设施到园区“进企业、入车间、联设备、拓市场”,深化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企企通”工程。在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普及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标准,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落地实施形成数字化管理的典型案例。在细分行业打造一批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业态模式创新典型的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综合运用数据采集与集成应用等技术,实现生产制造以及产品、工厂资产和商业的全流程优化。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关键需求,推动建设一批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加快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增强装备的可接入水平和装备间数据交互能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智能车间。支持面向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大力推广网络协同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引导企业因地制宜开展智能制造,不断提升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