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5G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国家十部委《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要求,加快实施制造强省和网络强省战略,全力推动江苏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领航5G应用发展为目标,以促进重点领域规模发展、特色领域创新引领为重点,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市场活力,构筑5G全面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为主。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合作,强化政策引导功能,强化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能,创造公平竞争和互利共赢的发展环境。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加大供需对接力度。依托5G产业联盟、企业信息化协会、工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等机构及行业组织,全面拓展5G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
重点突破,协同联动。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港口、智慧电力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特定场景5G应用技术和专业设备研发,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研究制定5G行业应用标准。构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联动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引导、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5G应用创新模式,打好5G应用发展“团体赛”。
创新驱动,融合推进。大力推进5G网络设施建设、运行、管理、保障等机制创新,深入挖掘5G融合应用发展需求,重点推进5G在消费升级、智改数转、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5G技术、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5G应用跨领域、跨行业融合发展。
开放共享,特色发展。深入推进全省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开放5G应用场景,加强行业发展规划衔接,共享5G发展红利。立足全省产业优势和行业发展特色,在5G技术标准规范、融合应用标准研制、应用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构建合作共赢的5G产业生态。
(三)总体目标
到2024年,5G赋能全省重点和特色行业应用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实力持续增强。信息技术(IT)、通信技术(CT)、运营技术(OT)实现深度融合,5G创新应用生态体系基本建成,5G在重点和特色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实现双突破,网络、平台等基础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5G应用“领航”态势基本形成。
——5G应用关键指标全国领先。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过5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60%,5G网络使用效率明显提高。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200%。
——5G应用赋能发展全面显效。个人应用领域,5G拉动新型信息消费不断加速,居民数字生活大幅提质。垂直行业领域,大型工业企业的5G应用渗透率超过40%,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5G应用创新引领区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港口等行业5G应用在省内实现规模化复制推广。社会民生领域,5G支撑民生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每个重点领域打造不少于10个5G应用标杆。
——5G应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5G、各重点行业及特色行业的联盟、协会、创新中心、科研院所等载体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全省5G发展监测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对5G网络建设、融合应用、产业发展指导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培育一批5G融合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持续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打造不少于3个5G应用创新引领区。
——5G应用关键支撑能力显著提升。5G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超过26个,建设超过5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打造不少于3个5G虚拟专网创新发展先行区。建成一批5G融合应用创新中心,面向应用创新的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5G促进消费升级
1.5G+智慧家庭
加快4G网络用户向5G网络迁移,持续提升5G终端的市场普及率,拉动新型产品消费,带动新型内容消费,推动大众新型体验类消费转型升级。以5G+新型信息消费为切入点,推动信息消费提质升级,提升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智慧化生活的能力,推进5G与智慧家居融合。利用感应控制、语音控制、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发展基于5G的多媒体娱乐、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监控、服务机器人等,不断丰富5G应用载体。推进5G技术产品加快适老化改造,拓展在智慧养老中的创新应用,提升大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广播电视局、省通信管理局)
2.5G+文化旅游
充分发挥各地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做好“水韵江苏”大文章,推动5G、4K/8K、AR/VR等技术在文化创意、文艺表演、非遗和文物展示、旅游营销、文化和旅游体验中的特色示范应用。加速打造一批基于5G的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和智慧景区,提供沉浸式实景观赏、三维图形视觉、四维图形动感等创新型游览体验,丰富“5G+文化旅游”应用场景。深化“一部手机游江苏”应用,分步推动全省5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文化场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积极培育云旅游、云直播、云展览、线上演播等新业态,推动文化旅游消费服务水平新提升。(责任单位: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3.5G+融合媒体
利用5G技术加快传统媒体制作、采访、编辑、播报等各环节智能化升级,加快5G背包、超高清摄像机、5G转播车等设备使用推广。开拓“5G+4K/8K”直播、“5G+全景式交互化音视频”业务,培育360度观赛体验,推动5G在大型赛事活动中的普及。充分发挥广电、电信和新媒体企业资源优势,积极依托5G技术推动融媒体中心业务优化和升级,探索建设基于5G的超高清融媒体平台,创新发展超高清视频业务,开展超高清视频直播。推动基于5G的融媒体生产、发布和应用,实现超高清视频业务与5G的协同发展,丰富4K/8K超高清节目内容。(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重点系列工程1:5G促进消费升级示范应用工程 |
加快“5G+智慧家居”发展。依托省内电信运营商、广电网络运营商、重点电商及其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5G与家庭智能终端融合,研发和普及基于5G的家庭娱乐、安全防护、健康保健等产品。充分发挥5G泛在互联的优势,依托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企业、基地等创新服务载体,普及智能医疗监测、跌倒报警、远程定位等5G智能终端,实现老年健康、安全等状态动态监测,研发健康监测、康复理疗、安全防护、服务机器人等5G新型智能终端产品。 丰富“5G+文化旅游”应用场景。以5A级景区和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为重点,丰富5G赋能云展览、云旅游、云演艺等新业态,推动旅游产品、服务和体验升级,进一步激发文艺表演、文物展示、红色宣传等文化活力,打造不少于10个“5G+智慧文旅”样板项目。支持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创建,打造江苏文化+旅游+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 加快“5G+超高清视频”应用。加快推进市级以上文化传媒企业“5G+4K”超高清视频项目建设,积极拓展新业务、新场景、新应用,构建智慧广电和媒体业务新生态。打造智慧5G超高清融媒体平台,制作推广一批适合5G传播的内容产品,丰富“5G+VR/AR”新闻、购物、游戏等创新应用,推进5G融媒体实验室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全面推进融媒体平台提档升级。 |
(二)5G赋能智改数转
1.5G+工业互联网
围绕全省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企业,推动5G应用场景由视频监控、巡检安防、物流配送等外围环节应用向加工装配、生产控制、质量检测、安全管理等核心环节延伸,打造一批行业专用场景示范标杆。加快企业内网改造,推进5G模组与各类工业终端的深度融合,带动厂区内多种网络互联互通,实现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全面连接,打造5G全连接工厂。支持电信运营企业、解决方案服务商、设备提供商与工业企业合作推出行业通用的标准化应用产品和服务,加快成熟模式复制推广。组织具备条件的各类产业园区,积极创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2.5G+车联网
依托南京、无锡、苏州等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应用推广。积极推动测试评估体系建设,加大5G网络、算力平台等资源要素支持,积极向各类相关企业开放测试场地和应用场景,开展5G与车联网应用测试,积极推动测试评估体系建设,推广自动驾驶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矿卡、工程机械等多类型示范应用。强化部门协同,加强车联网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相关领域工程统筹谋划和协同推进,强化对关联项目规划设计、资金投入、施工安排等全流程的有机衔接。加快典型场景、重点路段等区域5G基站部署,推广应用5G智慧灯杆,提升省内高速公路和城市主要道路5G网络覆盖水平,优化部署车联网边缘计算节点。推进道路设施数字化改造,提高路侧单元、道路基础设施、智能管控设施的融合接入能力,规划建设“车、路、云、网、图”五大支撑体系。(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通信管理局)
3.5G+智慧港口
充分发挥江苏临江面海沿运河的区域优势,围绕“江海联动、运河互通”,面向沿江、沿海、沿京杭运河各市,支持省内重点港口企业加快基于5G的集装箱和散货装卸、港口调度、货物运输等各环节设备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动港口建设和养护运行全过程、全周期数字化。持续深化“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拓展业务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打造具有江苏特色的智慧港口创新应用示范带,全面提升集疏运一体化水平,推动沿江沿海沿运河港口向“等级标准化、集约节约化、功能多元化、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4.5G+智慧电力
充分发挥江苏电力行业优势,聚焦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配电站房边缘计算,推动5G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对接电网状态实时监控高速率通信和电网控制业务低时延通信等需求,利用5G技术推进电网设备智能化改造,加快实现智慧电力应用快速部署。开展5G在输变配无人机巡检、变电站智慧监控、配电站房智能化管理、发电设备运维、用户精准实时计量、分布式能源调控、用电需求侧响应等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电网智能响应水平,加强源网荷储协同,有效降低碳排放,加快形成“5G+智慧电网”整体解决方案。(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5.5G+智慧物流
推广5G技术在物流行业融合应用,助力实现建设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物流数字化建设先行区、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目标。依托南京物流枢纽增长极和苏锡常通与徐连淮“两翼”物流枢纽等“一极两翼多节点”布局,推动5G在物流行业融合创新应用,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智能安检等作业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围绕石油、化工、医药等重点行业,着力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仓储领域的5G应用部署。(责任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6.5G+智慧水利
以水利信息化引领水利现代化,加强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覆盖全省、共建共享的“5G+智慧水利”智能感知和“5G+水利大数据”资源池,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强化5G对水利基础设施的连接、感知能力,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采集站网,打造技术先进、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模式,形成“全覆盖、自动化、智能化”的智能感知体系。加强5G与水旱灾害防御指挥系统、水资源与节约用水监控管理系统、河湖与河湖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深度共享的水利智能应用体系,全面提升水利业务的精细管理、预测预报、分析评价、决策支持与监督稽查能力。(责任单位:省水利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7.5G+智慧农业
加大5G技术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支撑力度,在农村深化普及5G应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利用5G技术对农业智能装备、农机、农业机器人等农业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促进5G在优质稻麦、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提升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助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5G在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商直播等领域规模化应用,推动5G+工业互联网标识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中应用,助力打响“苏”字号农业品牌。(责任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重点系列工程2:5G+跨行业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
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重点在新材料、工程机械、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域发展5G+工业互联网,打造不少于3个5G全连接工厂,建成100个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培育3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统筹“5G+车联网”先导示范。在港口、工业园区、城市主干道、高速公路等环境中,打造不少于30个5G+车联网应用场景,部署路侧单元(RSU)车联网道路300公里以上。建设5G+车联网大数据平台,促进省内各类数据互联互通。依托相关设区市的车联网资源和优势,打造江苏省5G+车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 打造“5G+智慧港口”典型样板。面向海港和内河港口的提升效率、诊断保障、应急监管等需求,打造不少于20个5G+智慧港口创新应用场景。建设5G+智慧港口专网运行监测平台,推动建设省市“1+10”(1个省级和10个沿江沿海港口城市级)一体化平台体系,打造江海联动港口创新应用示范带。 推动“5G+智慧电力”特色应用。重点围绕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等领域,深挖电力数字化、智能巡检等方面的5G创新应用,打造30个创新应用场景。部署700MHz+2.6GHz多频协同电力专网,建设5G+智能机组数字化感知系统。依托南通、盐城等地海上风电项目,打造“5G+海上风电”创新应用示范。加快实现5G在输电、变电、配电三大环节全面应用,大幅提升电网生产运营效率。 加快“5G+智慧物流”典型应用。围绕物流全链路,全面深化5G应用部署,加强货物、车/船/飞机、中转枢纽等物流要素改造升级,推动5G应用场景落地。支持物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5G融合应用。深化对危化品物流安全作业的支撑保障,利用5G技术及物联网传感器监控温度、液位、压力、可燃气体浓度、有毒气体等重大危险源,提升危化品物流安全监管水平。打造不少于10个“5G+危化品物流”典型应用场景。 加速“5G+智慧水利”应用部署。加强5G在智能感知体系建设和智慧业务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水平。推进5G、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部署,试点建设长江、太湖、洪泽湖等重点河湖数字孪生系统,实现水量、水质、水生态、水空间、水环境全要素立体监测和实施管控。探索5G技术在水旱灾害防御指挥、水资源与节约用水监管、河湖与河湖长制管理中的创新应用,助力提升水利行业智慧化管理水平。 加大“5G+智慧农业”应用力度。围绕优质稻麦、绿色蔬菜、规模畜禽、特色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丰富5G在智慧农业的应用场景,挖掘一批基于5G的智慧农业应用典型。在农村区域大规模部署以5G为主的广域物联网,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展基于5G的数字农业试点、特色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等工作,积极探索“5G+智慧农业”融合应用新路径。 |
(三)5G服务社会民生
1.5G+智慧教育
围绕“教、考、评、校、管”等主要环节,支持一批基础较好、需求明确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与电信、广电网络运营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推动5G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规模落地。结合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探索开展全息互动教学,实现学习场景化交互教学,打造沉浸式课堂。开展面向户外、远程等需求的在线考试,实施智能巡考监考,探索智能辅助批改。利用多样化数据采集终端、5G网络、大数据云平台等构建学生智能分析评价和教师的教学实绩和师德师风进行动态评价系统。加强5G技术对教育专网的支撑,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一步完善网络、应用、终端等在线教育关键环节技术规范。推进“5G+智慧校园”建设,建设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等智慧教学环境,打造“5G+虚拟仿真课堂”等智慧教育试点,构建区域教育大脑和管理平台。(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2.5G+智慧医疗
加强5G医疗健康网络基础设施部署,推动建设全省统一的5G医疗专网,配套部署5G医疗边缘云平台,探索卫生健康整合型、集约化服务模式。重点开展5G在急诊救治、重症监护、中医诊疗、医院管理、智能疾控、健康管理等场景的应用,加速培育“5G+智慧医疗”新业态。建设全省“5G+卫生健康云”,构建科研协作和成果转化基础支撑平台,深入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暨大数据临床应用示范中心建设,提升全民健康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互联互通质量和水平。(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3.5G+智慧广播
加快700MHz广电5G网络建设,推进与其他运营商网络的互联互通、协同组网,研究应用广播通信协同、有线无线融合、大塔小塔联动、大屏小屏交互、室内室外互通等关键技术,发挥频段覆盖优势,探索5G-NR广播在应急、宣传、民生等场景落地应用。推动5G广播建设并纳入应急广播体系,提供政策宣传、社会治理、应急管理等服务,在重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发生时,保障应急信息发布、应急救援通信及应急处理现场的指挥决策。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引领、内容生产、融合传播优势,将5G广播打造成为主旋律思想文化宣传的重大战略基础设施,提供广播电视、政务信息、远程教育、赛事直播、热点视音频等公共业务,降低流量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责任单位:省广播电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4.5G+智慧城市
鼓励多维度、多领域“5G+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创新,以5G技术构建动态化、可视化、全景式城市管理格局和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基于5G的新型智慧社区和城市智慧交通,提供小区安防、交通疏导、智能泊车等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管理。构建基于5G的“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实现社会治理数据高度汇聚和全面共享,加快推进智慧城市运行“一张图”展示,全面支撑城市日常运行、管理服务、精准决策和应急指挥。(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通信管理局)
重点系列工程3:5G+服务民生创新应用示范工程 |
加速打造5G+智慧教育应用场景。打造5G跨区域教学共同体,重点打造不少于10个5G+智慧教育创新应用。通过5G移动监控实现校园全面高清化、数字化监管,加强5G+AI系统智能化应用,完善5G+智慧校园监管系统,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智能手段。探索打造“5G+全息名师课堂”、“5G+虚拟科学实验”、“5G+文体教学”等应用场景,实现VR全景直播、AR远程教学、VR实践导览,积极探索基于5G条件下跨区域教学应用模式协同创新。 推动开展5G+智慧医疗创新服务。支持医疗机构利用5G技术开展线上诊疗、医联体/医共体远程会诊和双向转诊,开展健康管理、慢病随访等应用,构建区域化全流程5G+在线医疗服务体系。探索开展“5G+智慧医院(集团)”建设,创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累计创建10家融合应用示范单位,加快实现区域健康大数据的高效共享、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 加快构建5G+智慧广播应用体系。加快5G广播基础网络建设,助力广播电视人人通、移动通、终端通,充分利用广播点对面的传播优势,提升应急信息覆盖深度和响应速度,平战结合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强化5G广播系统的可管、可控、可信、可靠能力,完善提升全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文化宣传制播能力,确保正能量和权威声音的及时性和通畅性。推动省内5G广播终端产业链发展完善,鼓励企业先行先试在省内开展5G广播民生业务。 统筹建设5G+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场景。推广5G创新应用,提升民生服务供给的普惠化、均等化、智能化。城市智慧化方面,推进5G技术在智能泊车、智慧照明、智慧楼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5G超高清视频监控、巡逻机器人、智慧警用终端、智慧应急终端等产品在安防应急方面的应用。智慧社区方面,选取省内具备条件的社区,积极打造5G+新型智慧社区试点,建立基于5G技术的社区治理综合信息资源交互机制。智慧治理方面,加大力度推广5G城市管理领域智慧应用,推动传统市政基础设施的5G升级改造。 |
三、能力支撑
(一)突破应用关键环节
1.研发通用终端设备
推进5G增强技术基站研发,巩固中频段5G产业能力。支持省内5G产业链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面向5G基带芯片、毫米波芯片、太赫兹电路等5G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突破技术和产业化瓶颈。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和工业企业联合研发5G工业网关,推动5G局域网(5G LAN)\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等关键技术在生产控制环节的应用。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工业企业合作,积极打造边缘控制器、边缘云与智能网关,推动边缘计算技术(MEC)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过程控制系统的融合,构建具备智能计算与实时优化能力的边缘工业控制系统。(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攻关行业专用设备
鼓励信息技术企业深入各行业领域,与重点企事业单位合作研制适配本行业差异化需求的5G终端设备。支持5G应用场景典型、个性化需求突出的企业持续开展基于5G的行业新型专用设备定制化研发。提升工程机械、高端新材料、电子设备制造、资源勘探等领域行业智能化设备在专业场景中的工作能力和运行效率。(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形成融合应用标准
建立健全5G应用标准化工作机制,组织制定重点行业5G融合应用标准,加快创新技术和应用向标准转化。在工程机械、高端纺织、电子设备制造等重点领域,积极推动5G融合应用标准落地。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推动5G行业应用标准研制。鼓励企业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和团体5G相关标准编制。(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二)构建应用服务体系
1.创新服务载体
依托行业联盟、协会、创新中心等各类载体,积极对接国家5G应用产业方阵,加强5G创新应用规划和产融、产才对接。积极汇聚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等高端资源,形成“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壮大做强5G产业链。推动5G产业核心技术、关键设备、行业应用及产业人才的培育与发展,鼓励各类载体成员开展基于5G的跨界融合,促进载体成员之间的需求对接、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2.布局产业平台
以新理念和新手段为引领,以助力形成新生产关系和新治理方式为导向,围绕全省5G应用与创新的核心资源要素,面向产行业需求、面向创新创业创造,建设全省5G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开展面向5G规模应用需求的监测评估工作,全面整合网络建设、融合应用和产业发展等各领域资源,提升5G应用发展协同服务能力。围绕终端、模组、解决方案等5G应用,构建5G融合应用服务资源池,加强5G应用产业发展分析,加快融合应用解决方案规模复制推广。(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3.培育应用服务商
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港口、电力等领域,组织电信运营企业、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行业重点企业合作,加强5G应用技术创新,打造一批技术成熟、自主可控、可复制易推广的5G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的5G应用综合解决方案和应用服务提供商。引导具备细分场景技术优势和行业知识经验的企业,不断推出与行业需求深度结合的应用解决方案和成熟产品,培育一批聚焦重点行业细分场景的5G融合应用服务供给商。(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
4.打造创新引领区
面向5G应用协同创新需求,激发各市创新活力,探索应用推广新模式,支持具备条件的设区市发挥产业优势,加快5G融合创新培育,强化5G应用技术创新能力,推动5G应用产业集群集聚。立足各地产业和区位优势,结合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打造协同效应显著、辐射带动能力强、应用关键技术有突破的5G应用创新引领区,形成示范引领和区域联动效应,以点带面、纵深推进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
(三)夯实融合应用基础
1.建设高质量公共网络
提升面向全省公众的5G网络覆盖水平。坚持适度超前、建用结合的原则,推动5G网络由规模建设、广泛覆盖向按需建设、深度覆盖推进,强化全省产业园区、交通枢纽、商业集聚区、旅游景区、文化场馆以等重点场所精准化深度覆盖。有序推动基于700MHz的5G网络共建共享,紧贴不同场景需求,持续打造高质量5G网络。着力提升通信与电力、铁路、公路、市政等领域跨行业共建共享水平,加快5G智慧杆塔建设。推进赋能智慧广电乡村工程的智能杆示范应用。加快广电5G网络全面商用,推进广电与电信运营商网间互联互通,支持中国广电5G核心网东部中心落地南京,促进全省广电5G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建成。(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省广播电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打造定制化行业专网
加强面向行业的5G网络支撑服务能力,按需部署以5G为主,4G和窄带物联网(NB-IoT)为补充的无线网络环境,综合应用边缘计算、网络切片等技术,为行业专用网络提供能够满足多层次应用的立体无线环境,全方位满足企业的业务发展需求。面向自由贸易区、产业园区、大中型企业等重点区域,探索专网建设新模式,打造5G虚拟专网生态区,形成区域先导效应。分别面向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提供不同的网络支撑能力和商业服务模式,共同筑牢5G融合应用基础。(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
3.构建立体化安全防护
强化5G应用网络及数据安全服务,提升5G数据信息保护和网络攻击防范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水平,筑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防线。健全5G安全保障体制机制,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推动构建5G应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机制,指导企业将5G应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纳入5G应用研发推广工作范畴。抓好5G应用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监督检查,提升5G应用安全水平。增强5G产业安全技术支撑能力,着力提升隐患排查、风险发现和应急处置水平。(责任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统筹
省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联席会议牵头组建专项工作组,各行业主管部门牵头制定本行业5G应用重点工程实施方案,编制项目清单,组织推进项目建设,统筹推进5G融合应用。全面加强上下联动和跨部门协同,完善项目培育、工程监测和结果评测等相关工作机制,开展定期指导和现场服务。组织开展国家、省级相关试点示范工程项目申报、评审等工作,重点支持一批5G应用标杆。(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省广播电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
(二)加大政策支持
省级相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5G应用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有条件的设区市出台相关重大项目、技术合作和产业配套项目招商引资政策,着力打造重点产业板块。支持企业申报和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相关专项支持。鼓励各类产业基金、社会资本支持5G融合应用创新项目,培育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融资渠道。(责任单位:省各相关职能部门)
(三)强化人才支撑
进一步加大引进和培育5G技术人才的力度,将5G高端人才纳入政府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根据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带技术、带项目的优秀人才和精英团队,在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充分发挥高校、政府、企业三方优势,加快5G应用型人才的培育,支持省内重点高校加强5G相关学科建设,鼓励高职类院校设立5G技术课程,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责任单位: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四)优化发展环境
按行业、按领域组织召开全省5G融合应用现场会,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5G融合应用重点项目建设经验和先进做法,组织编制5G应用发展白皮书,宣传推广一批优秀案例。组织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开展合作交流和协同推进活动,进一步宣传展示江苏5G融合应用特色发展成果,为加快培育5G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的普遍应用提供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通信管理局及相关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