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公共服务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这些“硬骨头”咋啃?生态环境部动了实招儿!

2023-07-05 09:20:01

来源:中国钢铁新闻网

浏览488

  超标排放、偷排偷放等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如何破?上半年多地空气质量反弹,怎么办?环境自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何为解?……针对媒体和业界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在6月29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赵群英实事求是,提出了“一揽子”方案,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决心啃下这些“硬骨头”。

  超标排放等违法违规招数“迷人眼”

  生态环境部以“四强”见招拆招

  今年初以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3次采取“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方式,对河南省平顶山、许昌市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等地企业污染治理情况开展突击检查,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偷排偷放,不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要求,甚至伪造台账记录、干扰自动监测、检测报告造假等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违法违规问题。

  赵群英介绍,根据检查发现的问题类别,生态环境部归纳了3种情况。一是生产企业为逃避执法监管,铤而走险。在持续执法高压态势下,一些企业伪造生产台账,通过各种手段篡改在线监测数据。二是第三方服务机构协助生产企业弄虚作假,逃避监管。部分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了承揽更多业务、签更多的合同,主动或被动地帮助排污企业“想招数”“出主意”,通过修改仪器参数、植入造假软件等手段伪造达标数据,逃避行政处罚。三是基层执法队伍能力不足,装备配备不齐。随着形势的变化,企业违法技巧不断升级,违法手段愈加隐蔽,但部分基层执法人员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现场执法需要。同时,现场执法快速监测等设备缺乏,尤其是基层配备严重不足,工作受到制约,一些本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

  为推动解决这些情况,生态环境执法局将从4个方面发力。

  一是强能力。不断加强实战演练与案例培训,做好现场教学,指导执法人员快速掌握现场检查的技巧和技术,系统掌握分析用电、用水、用药等工况数据能力,从蛛丝马迹中迅速发现突破口。

  二是强装备。比如利用现场快速监测装备可以帮助执法人员迅速判断在线准不准、是不是造假,不需要分析在线监测仪器是否植入芯片,只需取样对比监测,十几分钟就可以出结果。因此,配备必要的现场执法快速监测装备很重要,尤其是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检测仪等装备。

  三是强引导。通过完善正面清单、强化守法激励、开展普法教育等方式,鼓励更多既有守法意愿又有守法能力的企业,主动承担治污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4.4万家守法水平较高的企业被纳入了正面清单。对于这批企业,我们要予以鼓励。”赵群英说道。

  四是强震慑。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突出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忠告企业敬畏法律、合规经营、依法排污,通过大案要案的查办,起到“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作用。

  多地空气质量反弹

  “线上+线下”双战场同发力

  今年上半年,多地出现了空气质量反弹情况,生态环境部针对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改善开展了监督帮扶工作。其实,自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就连续开展重点区域空气质量监督帮扶工作,从最初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扩展到汾渭平原,后来又扩展到长三角地区。

  “根据污染防治攻坚战形势及目标任务的变化,监督帮扶工作模式也在变。”赵群英介绍,从最初大范围查散乱污、查扬尘、查小锅炉等,到现在集中查突出问题、查隐藏问题、查薄弱环节,运行机制不断创新优化。

  “今年监督帮扶将按照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总要求,继续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聚焦钢铁、焦化、石化等重点行业,采取‘线上+线下’两个战场同步发力,确保攻坚战任务落地见效。”赵群英强调。

  一方面,线下充分发挥专业执法人员的技术优势,持续对重点地区传导压力。针对重点地区城市特点或污染行业的特点,从全国抽调了解生产工艺、了解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擅长自动监测技术的执法骨干组成专业组,开展现场监督帮扶工作。

  “今年,我们已经抽调1900多人次,开展了8轮次监督帮扶工作,现在第9轮次监督帮扶正在进行中。前8轮,我们检查了8700多家企业,发现各类问题2.8万个。其中,弄虚作假、逃避监管、超标排污等突出问题3700多个,全部进行清单管理,拉条挂账,交办地方整改,后续还要抽查企业的整改情况,形成工作闭环。”赵群英解释道,这些检查对象是通过大数据平台、组织专家团队分析,高度怀疑可能存在违法违规排污问题的企业。“因为是奔着问题去的,所以比例才会这么高。”他说。

  另一方面,线上开展远程监督帮扶,压实地方责任。生态环境部通过优化部、省、市三级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地方的工作主观能动性。“去年我们建立了一体化环境问题发现机制,主要是部里通过应用技术手段、管理信息,叠加专家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发现问题企业,省里统筹协调,市区县组织开展现场排查,发现问题后进行整改。”赵群英表示,在整改期间,生态环境部还会安排专业组跟踪问效,防止线索推到地方之后检查不实、虚假整改,进一步压实地方责任。

  “生态环境执法工作正在实现由‘人防为主’转向‘技防优先’。”赵群英强调,“当前,我们正将科技手段应用到生态环境执法的全过程各环节,以便精准发现问题,同时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他系统介绍了在大气方面推行智慧环保监管新模式的进展,并表示当前大气执法监管的信息化、智慧化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一是研究建立了一整套问题线索识别的技术方法。“利用卫星遥感、监测网络、地面微站、污染源自动监测等技术手段,融合排污许可、行政处罚、信访举报等管理信息,并将一些市县的税务数据、天眼工程等都纳入进来,通过识别重点行业排放单位、污染高值区和冒泡区,发现重点行业排放大户的违规排放,精准识别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等措施的问题企业。”赵群英说道。

  二是开发了一个信息化支撑平台。“生态环境部组织评估中心、卫星中心、环科院、监测总站和信息中心等单位,开发了40多个问题线索识别模型,关联匹配49类数据,搭建起这个平台,通过这些模型的计算来发现问题。”赵群英介绍,生态环境部还通过这个平台向地方推送问题,地方开展排查整改,然后根据现场查办的结果进行反馈,生态环境部再去核验,形成一个闭环。

  三是引领带动了一批地方借鉴这些相关模式做法创新监管方式。比如山东、江苏等省打造的自动监控、用电用能等信息融合的环保监管体系;河北也把重点企业的DCS(分散式控制系统)接入执法监管平台,实时监控企业的生产状况。“河北邢台信都区建立了高值区溯源类脑指挥平台,在今年这个区办理的涉气行政处罚案件中,30%的线索就是由这个平台推送的。”赵群英说。

  赵群英介绍,今年初以来,生态环境部累计识别推送问题企业3800家,经过地方的检查核实,发现80%的企业存在问题。总体上,线上线下执法检查的针对性、有效性都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数据造假行为愈发隐蔽

  严保高压态势、综合施策

  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已经成为环境执法工作的主要执法方式,但是数据造假行为越来越隐蔽,如何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赵群英介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手段很多,按照自动监测设备工作环节来看,主要分3类。

  一是采样和预处理的环节。常见造假手段有采用遮挡、堵塞等方式干扰采样环境,将污染物绕过采样口排放,破坏、损毁采样设备管线,更换或预处理监测样品等。“相较而言,这个环节的问题通过现场检查比较容易发现。”赵群英说。

  二是仪器的分析环节。常见造假手段有改动仪器设备运行状态,修改设备参数,植入遥控、模拟等造假软件。“这些造假手段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只有专业能力强的执法人员才能够查出来。”赵群英举例道,“黄润秋部长在平顶山检查时,企业把DCS程序都改变了,看表面数据完全没问题。我们怎么查出来?从企业的产量、用水、用电量情况反推,才把造假证据做实。”

  三是数据传输环节。常见造假手段有修改数采仪接收数据量程、破坏通信线路、衰减传输信号、影响传输设备等。

  为确保自动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生态环境部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持打假高压态势。“我们判断一个企业是不是达标,不能只看自动监测数据,还要综合判断,包括检查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用电、投药量情况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无法造假。”赵群英举例道,“比如说用电,企业说减产了一半,可是用电情况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是问题。”二是继续做好指导督促,不断推动落实《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标记规则》。三是制订更多执法指南,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现场监督检查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其他行业执法检查技术指南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