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科学技术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迈向零碳发展的电力企业选择

2023-05-25 13:59:2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816


零碳背景下,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艰巨性,都是值得关注的热点。

1、零碳发展的背景与内涵

《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明确了长期低碳排放的必要性,同时也将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与净零碳排放(Net Zero CO2 Emissions)等价,碳中和及净零碳排放的概念在研究体系中已经比较清晰。

长期低排放发展战略将在未来中指导各国家、行业发展及行动措施;将各国行动目标与全球减排、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效连接,完成全球温升控制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排放路径的实施。

中国将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全力以赴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我国碳排放现状。

据悉我国碳排放已经接近100亿吨,工业成为最大的排放部门,工业中约有一半的排放来自于电力生产部门;非电力工业部门碳排放主要来自钢铁、非金属制品、化学原料、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领域。

或许“零碳”目标的实施可促进释放出我国各领域巨大的低碳发展潜能,根据不同的产业结构所具有的不同能源需求特征,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优化。例如通过提高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附加值工业比重,带动碳利用、碳贡献量化补偿以及低碳燃料等技术创新;通过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的同时,在电力跨区域消纳不足、电网调节、跨区可再生能源配置建设、清洁能源方面发挥重要的想象力。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在《坚决抗牢电网责任 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文中指明,“在推进双碳中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电网发展与各地区各行业减排降碳高效协同”。

近年各地方政府也发布了碳市场相关政策。在市场交易主体的确定和准入方面,各试点城市和地区均以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为标准(湖北除外),湖北、重庆、广东还以能耗作为标准。从配额分配方式看,北京根据企业的历史能源消耗量分配配额。北京市要求重点排放单位或用能报告单位建立重点能源消耗活动水平数据和排放因子定期测量检测机制,编制二氧化碳排放年度报告。广东省对控排企业使用基准法或历史法计算各部分配额。上海的准入行业中电力、航空、机场、港口采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要求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超1万吨的企业实行碳排放报告制度。深圳对电力、供水、燃气行业按照基准线方法分配,依据价值量碳强度指标确定制造业的交易配额并要求控排企业必须量化并提交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等。这些都是做实了对碳贡献的量化处理。

(2)对零碳发展的评估:绿色革命。

以零碳方式满足能源需求意味着中国要实现能源结构、能源供给组合的重大转变。不仅要使化石燃料需求下降90%以上,非化石能源需求增加3至4倍,还要使电力部门完全脱碳,发电结构调整为由风能和光伏发电提供电力系统中75%以上的电力,将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由目前2.4亿千瓦提高到2030年3.7亿千瓦以上。所有这些都要求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支持产业优化升级,聚焦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必将引领“绿色工业革命”。这场革命注定带来电网发展格局和功能形态的深刻改变,成为一个长期动态的演进。

2、迈向零碳发展的电力企业选择

在当前明确的减排目标范围内,我国已经利用一系列政策手段和国家投资建立了从“强度主导”过渡到“峰值引领”的碳排放总量管理制度体系。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建立了相互协调的分部门能源转型量化指标体系,投资关键基础设施,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中有意识地强化绿色低碳化转型。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特色突出表现如下:

(1)技术层面: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

从市场化采购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到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制(通常称为“RPS”)的推动签订,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可再生能源进入更多的省级电力市场。市场化绿电交易的价格优势在部分省市已经凸显,光伏发电在多数地区已经具备了与新建燃煤发电竞争的能力。

另外,购买绿证也成为企业碳减排的可行选择。平价项目绿证核发后,市场化交易形成的绿证价格大幅下降,促进通过采购绿证的方式实现数据绿色化。

(2)制度层面:积极推进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不断加强碳中和管理制度和体系建设。

不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方式。采用更加灵活的跨省交易,增加燃煤电厂的灵活性,包括装机容量、市场机制及相关激励机制。同时,通过有效提高利用和跨省输电、火电和水电这三种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渗透率28%的目标。布局电池储能,电动汽车行业体系建设,提出明确的量化目标,通过明确的量化指标与政策来确保目标的达成。通过制定披露行业数据类型,允许更加多样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采购形式,推动电力成本持续下降,并支持灵活性的电力供给。

在电力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层面方面,实现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计划,建立完善碳信息公开和碳信息披露制度,实现碳减排精细化管理;电力企业也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在电力企业内部实施碳定价,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发展等措施。

综上,我国电力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选择,不仅包括了绿色低碳的战略思想,还体现出创新驱动、优势再造、融合发展、国际发展等多种内涵,具有多种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