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政府授权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中国质量奖的发展变化与评价方法

2023-05-08 16:34:34

来源:上海质量杂志社

浏览1204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市监质函〔2023〕105号,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工作。《通知》对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范围、参评条件、申报渠道、评选程序、工作要求进行了说明,并对参评组织应提交的材料给予了明确要求。本刊特邀请专家对《通知》进行解读,以方便企业深入了解中国质量奖的发展变化与评价方法,作好参选准备。

01
设立背景与发展变化

中国质量奖是经中央批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办的、政府在质量管理领域授予相关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荣誉。

设立国家质量奖是国际通行做法,既体现政府提高质量的主张,也反映一个民族对高质量的追求,目前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家质量奖。

日本最早设立国家质量奖。二战后,面对经济复苏和“东洋”货口碑不佳的压力,日本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质量提升法案,打出“质量救国”的口号,并于1951年设立戴明质量奖,作为授予企业生产经营与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在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推动下,日本企业从全面推广欧美质量管理方法,到总结提炼基于本国文化的质量模式,经过30年的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质量跃居世界最高水平,在全球树立了一批知名品牌,大大提高了日本产品质量的声誉。戴明质量奖的设立为日本的“质量超越”立下汗马功劳。

1980年,美国NBC电视台播出纪录片“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能”(If Japan can, why can’t we),对美国产品质量发出灵魂拷问,引发美国上下对质量管理的高度重视。为应对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扭转美国产品市场份额日益下滑的态势,美国政界、商界、学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质量复兴运动。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确定设立国家质量奖,通过政府表彰先进的形式,重塑美国质量的形象和信誉。

1974年,挪威在欧洲国家中最早设立了国家质量奖,后来爱尔兰、芬兰、比利时等国也纷纷跟进。作为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之一,1990年欧盟委员会设立欧洲质量奖。这也是全球首个跨国跨地区评审的质量奖项。欧洲质量奖虽然设立较晚,但其评审标准兼顾了质量通行理念,也结合了欧洲质量传统,同时平衡了各成员国的发展实情,带有鲜明的特色,是跨国跨区域奖项的代表。

亚洲国家中,除日本外,韩国于1975年、印度于1991年、新加坡于1994年、斯里兰卡于1995年、越南于1996年、菲律宾于1997年,也分别设立了各自国家的质量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质量工作,通过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指导文件的形式,鼓励树立质量标杆,引导广大企业向标杆学习看齐,起到了积极作用,使得质量为先的理念和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得到广泛普及。

1993年颁布实施的《产品质量法》中最先规定,“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996年颁布的《质量振兴纲要》中,提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建立质量奖励制度”。在国务院的三定方案中,赋予当时的质量主管部门——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实施国家质量振兴的政策措施和国家质量奖励制度”的职能。

从2001年开始,上海市、辽宁省率先开展省级政府质量奖的评审工作,开创了先河。随后,各地纷纷跟进。到2010年,全国已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开展了政府质量奖的评审与奖励,培育出一批质量管理理念先进、产品质量水平卓越的质量效益型企业,开展“国家质量奖”表彰的条件日益成熟。

为响应社会各界设立“国家质量奖”呼声,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中,明确实施国家质量奖励制度——“建立国家和地方质量奖励制度,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广大企业和全社会重质量、讲诚信、树品牌”。

2012年,中央批准设立中国质量奖,对在质量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领域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的组织和为推进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措施创新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国家级质量激励。在当时大范围取消评比表彰活动的背景下,中国质量奖的设立鲜明地反映出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重视,以及对提升质量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期许。

2013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3年行动计划》,原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组织开展了首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表彰工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45家组织和刘源张等4名个人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和提名奖。

2015年,为规范中国质量奖的申报、评选、表彰、监督、管理等活动,原质检总局第167号总局令发布《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制度化的方式对中国质量奖的评选目的、原则、程序、组织、监督、异议处理等予以规范。202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变化,市场监管总局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奖项名额和申报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评审工作流程,进一步严格了监督管理,进一步突出了奖项示范引领作用,以更好地发挥中国质量奖的导向作用,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带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

2016年、2018年分别评选表彰了第二届、第三届中国质量奖及提名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受疫情影响,第四届中国质量奖的评选表彰活动延后一年,于2021年开展。迄今为止,已有33个组织和个人获得中国质量奖,305个组织和个人获得提名奖。

02
评选范围

在《通知》中,对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参评组织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界定,分为组织和个人两大类。

组织细分为五个子类,分别为:

(1)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行业生产经营组织;

(2)国防工业、武器研发制造维修设计单位;

(3)教育机构(仅限小学、初中和职业技术学校);

(4)中小企业;

(5)一线班组(包括各领域 QC 小组)。

个人细分为三个子类,分别为:

(1)各行业领域一线工作人员;

(2)各类组织质量管理人员;

(3)质量领域专家学者。

与第四届相比,此次针对评选对象出现了三点重要变化:一是明确设立了中小企业的子类;二是医疗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不再单独设类,相关医疗科室和团队可按一线班组类别申报,非营利组织可按服务业组织申报;三是不再特别指明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参评”,体现不论所有制属性,对参评组织一视同仁、公平一致的原则。

对于参评组织中的第一类“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行业生产经营组织”,一般来说,应是独立法人,具有完整的质量、品牌、创新以及绩效体系,能够独立核算并出具相应的资质、资格、财务审计报告等证明性材料。组织为集团公司性质的,一般以集团公司整体或者独立子公司为参评对象。

03
参评条件

对于组织和个人,虽然参评条件的表述有一定差异,但其实质基本相同,都包含三个方面要求,本文主要以组织类参评条件进行分析。

(一)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也可视为“合规性要求”,是组织和个人参评的底线要求,属于“一票否决”项。如果参评组织和个人不符合这些要求,在前置的审核推荐和审查受理环节就将被淘汰,不能进入后续的评审环节。

对于组织而言,基本要求又有三个要点:(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3)近 5 年内无重大质量、安全、环保等事故,无相关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其中,对于第3点,除了质量、安全、环保事故外,如组织存在垄断、倾销、欺诈等行为或者高层管理者存在重大腐败、腐化等行为也属于否决项。

对于个人而言,基本要求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恪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规范,无相关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对合规性的认定——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重大问题,由负责审核推荐的省级市场监管部门和社会团体把关,并由评审分委员会在形式审查中进行复核。如果参评组织和个人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5年内不得申报;如果隐瞒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而获奖的组织和个人,一经发现,取消其奖励,收回证书、奖牌或者奖章,10年内不予受理其申报,同时建议有关机关予以处理,并向社会公开。

(二)质量效益要求

质量效益要求也可视为“能力与绩效要求”,是衡量组织和个人的主要评选内容。按照参评组织和个人的申报表要求,设置了多项指标,需要参评组织和个人如实填报。每项指标按照一定的分值和权重进行汇总后,作为组织和个人的评选的重要参考项。

质量效益要求设置目的有两点:一是通过绩效类指标,证明参选组织是一家“卓越的组织”,能够代表我国各类组织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结果与领先水平;二是通过能力类指标,阐明组织在质量、创新、品牌等重要价值创造过程的能力状况与关键举措。可以看出,这样的设置与目前广泛参用的卓越绩效评价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融合,体现了中国质量奖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充分吸取了省级政府质量奖评选的经验。

对质量效益的评审是材料评审的重点,评审结果也是组织和个人能否进入陈述答辩和现场评审的前提。

(三)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要求

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要求也可视为“先进性、示范性、推广性”要求,是获得中国质量奖的核心要件,也是中国质量奖与美国、欧洲、日本及其他各国质量奖励制度的重要差异和重大创新。

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是指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重大共性质量问题,带动产业实现显著提升质量。工业革命以来,不同阶段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如美国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六西格玛管理;欧洲的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日本的精益生产等。可以说,建立起被广泛认可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是一个国家企业实力和产业高度的最有效体现,其难度要远远高于重大技术创新。

中国已经在全球生产和贸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022年《财富》500强中,中国(含香港、台湾地区)公司数量达到145家,位居世界首位,高于第二名美国的124家。但是,中国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还没有获得广泛认可和推广。因此,中国质量奖设立的出发点,不在于评出多少优秀的组织和个人,而在于能否以评促建、以评促创,建立中国式质量管理的新制度、新模式、新方法。《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中国质量奖旨在推广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促进质量管理创新,传播先进质量理念,激励引导全社会不断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参评的组织和个人必须明白,中国质量奖最终是“评管理”,而非“评业绩”。

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的评价以“三性”原则为依据,即先进性、示范性、推广性。先进性是指独具特色、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示范性是指具有标杆和导向作用,有助于解决行业重大质量问题或引导全面质量提升;推广性是指制度、模式和方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延展性,能够在行业内以及行业间进行复制推广,此外组织和个人也积极推动该制度、模式和方法的应用,并取得重大效果。

对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的评审是陈述答辩和现场评审的要点。

图1反映了三项参评条件之间的关系。

图片

图1 中国质量奖的参评条件及其关系

从图1的第4行可以看出,基本要求决定了组织和个人能否申报;质量效益要求的得分情况决定了企业有无机会获得提名奖;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示范性、推广性程度决定了能否最终获得中国质量奖。

04
评价方法

国家质量奖评价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区别和选择。

一是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能力评价和资源评价两大类。这是基于组织竞争力学说两大流派的能力理论和资源理论而产生的。

能力理论认为,组织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是由组织能力最终决定的。组织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以一种动态的、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建构方式不断积累组织能力,卓越的企业因其能力而卓越。组织能力可以划分为管理能力、功能性能力和技术能力等。管理能力包括领导能力、治理能力、履责能力、战略能力、评价能力等。功能性能力包括营销能力、生产能力、交付能力、供应能力、财务能力、投资能力、人力资源能力等。技术能力包括创新规划、技术开发、研发组织、知识产权、创新人才发展等。

资源理论认为,组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是独特的、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是有形的,如资金、设备、厂房、员工队伍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品牌、专利、相关方关系等。通过占有、更新、发展特定的资源,组织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超额收益。

二是从评价的要件来看,可以分为经营过程评价和经营结果评价。组织要在动荡多变的复杂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必定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因此应该通过设定方针目标和关键指标来衡量组织的经营绩效。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结果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系列的价值创造过程和辅助性过程实现的。要想达到理想中的结果,必须对过程进行分析、控制、反馈和改进。离开了过程,结果是无本之木。

三是从评价的标准来看,可以分为结构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结构化评价也被称为格式化评价或者限定性评价,是将需要评价的内容进行抽象提炼后,形成标准化的评价问卷,请被评价对象进行填报,然后与预先设定的答案进行比对,类似考试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开放性评价是请被评价者就某一特定主体给出不受约束的阐述,不预设答案,从而判断其水平能力,类似考试中的策论题、作文题。

四是从评价的方式来看,可以分为资料评审和现场评审。资料评审以被评价者提供的文本、视频等为依据进行审核,并与客观中立的证明材料进行印证。现场评审对被评价者的生产现场、服务现场、管理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以评审专家的实际感知和经验判断为主要依据。

从上述四个评价角度来比较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质量奖的评价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国家质量奖评价要素分析

中国质量奖以企业能力为主要评价内容。参考《通知》及其附件中的申报表可知,能力评价的核心是四大关键能力,即质量提升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品牌影响能力以及价值创造能力。此外,还设置了许多增强能力作用的资源指标,主要有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知识产权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等。

在评价要件上,各国都采用了“过程+结果”的双重评价方式,中国质量奖也不例外。不同的是,中国质量奖采用了三层嵌套式结构,更加强调过程和结果的结合。第一层“过程+结果”是指在总体结构上,将“质量提升”“创新发展”“品牌影响”三个版块作为关键过程,将“组织绩效”作为经营结果;第二层“过程+结果”是指在“质量提升”“创新发展”“品牌影响”的三个版块内又分别设置了过程和结果指标。比如,质量提升版块设置了质量安全、质量战略、质量诚信等9项过程指标集,还设置了反映该版块结果的“质量水平”指标集;第三层“过程+结果”是指在某些具体的指标项下也要求填报反映过程的措施和反映结果的数值,如“质量安全保证制度与措施”项下,既要求填报组织“获得质量安全相关认证证书数量”结果,也要求填报制定并实施了哪些具体的“质量安全保证制度”。

在评价标准上,许多参评组织认为中国质量奖没有给出如《GB/T 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那样的明示标准,评价方法相对主观,因此属于开放性评价。事实上恰恰相反,在《通知》附件中,已经给出了108项反映企业各方面要求的指标,因而在材料评审环节,中国质量奖是高度结构化的。同时,中国质量奖要求参评组织总结提炼质量管理制度、模式和方法,这部分是开放的,只要能够反映模式的“先进性、示范性、推广性”,可以不拘泥于格式要求,也没有预设答案。将结构化评价和开放性评价结合以衡量参评组织的质量管理基本情况和特色亮点,是中国质量奖的一个重要创举,兼顾了“一般”与“特殊”这样一对矛盾的评审要求。

在评价方式上,中国质量奖采取资料评审与现场评审结合的方式。由于参评组织和个人申报踊跃,数量庞大,考虑到评选效率,以往四届中只有部分组织和个人有机会进入现场评审环节。

05
小结

国家质量奖的评价方法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调整的过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至今也还在迭代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从2012年设立开始,中国质量奖历经四届,每一届在评价方法上都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创新优化,使其既能够与国际上主流的质量奖评价方法接轨,也逐渐形成了基于自身国情的特色与风格。通过中国质量奖的引导,涌现出一批管理先进、绩效卓越的高质量企业,其质量管理的制度、模式和方法也在行业内被国际同行借鉴。比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基于质量问题双归零系统管理方法”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形成了《ISO 18238航天质量问题归零管理》标准。由于方法的先进性和有效性,在标准研制过程各阶段投票中均顺利通过,尤其是在DIS(国际标准草案)阶段全票通过,秘书处因此决定直接跳过FDIS(最终国际标准草案)阶段,进入出版阶段,这在高度严谨的航天领域标准制定中极为罕见,也说明中国式质量管理逐渐进入成熟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质量管理的创新发展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