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2100多个高水平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其中有209家示范标杆工厂;培育6000多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成具有一定区域和行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8家,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8000万台(套)。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2%,资源综合利用率平均提升22%,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运营成本平均下降19%,产品不良率平均下降24%。作为制造强国建设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带动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还能够重构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生产制造的整体效率、增强供给体系适配性。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要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探索形成一批智能场景。《“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就提出,要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推动“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的智能化改造,探索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大力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要在工艺和装备领域多点发力、尽快突破。比如,发展基础零部件和智能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又如,引导装备制造商、高校院所、用户企业、软件企业等联合开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等工业软件。再如,着力打造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专业化、高水平的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解决方案。当前,全球制造业正加快迈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智能制造对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期待我国广大企业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持续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