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公共服务
联系我们
江苏省钢铁行业协会
协会地址 : 南京市御道街58-2号 明御大厦703室
咨询热线 : 025-84490768、84487588
协会传真 : 025-84487588、84490768
关于《关于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提案答复的函​

2022-12-28 10:13:26

来源:认证监督管理司

浏览785

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00862号(资源环境类065号)

提案答复的函


 支树平委员:

您领衔提出的《关于加快建立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机制  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和推广机制,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十分赞同。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一、已开展的工作情况

(一)大力推进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建设。

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制度体系和推广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厘清绿色产品内涵,明确绿色产品是指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低毒少害、易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健康安全和质量品质高等特征的产品。会同13个部委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的意见》,按照“统一目录、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标识”工作方针,陆续制定发布《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绿色产品评价通则》和评价标准、认证目录和认证规则等配套文件,明确绿色产品标识应用的三类场景,为科学合理开展认证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将绿色产品认证作为服务各行业主管部门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电视机、电冰箱等12种电子电器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纳入绿色产品认证体系,从源头上减少有关产品对环境的污染;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将建筑门窗及其配件等51种建材产品由星级评价转为绿色产品认证管理,提升建材工业绿色制造水平;会同国家邮政局共同建立国际首创的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制度,为推动全球快递包装行业绿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是鼓励地方推广应用。积极支持指导湖州等地方开展试点工作,在绿色产品认证的标准供给、结果采信、监督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创新实践,统筹运用政府采购、优先信贷、产业奖补等多种手段加强激励引导,推动形成了包括家具、家居及户外休闲产品、墙材等为主的多个生态链优势明显、绿色品牌效应突出的超百亿产业集群,为各地区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促进高质量发展、扎实践行共同富裕理念提供了成功经验。

四是推进认证结果采信。认证结果的采信应用不断拓宽,已基本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用户认同的多层次认证结果采信机制。在国家层面上,会同财政部等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措施,引导鼓励企业积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在地方层面上,浙江等多地出台有关政策,加大认证结果采信力度;在社会层面上,集团采购平台、大型零售商、寄递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广和使用绿色产品。

(二)立足发展改革工作支持绿色产品推广。

为促进绿色产品认证和推广,202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报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绿色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形成全面系统的绿色标准体系,加快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设,培育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同时要求加强有机农产品和服务认证管理,完善认证机构信用监管机制。

二是促进绿色消费。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并强化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加强与国际标准衔接,大力提升绿色认证产品和绿色服务市场认可度和质量效益。

三是加快节能减碳改造。联合有关部门印发《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梳理提出17个重点领域的前沿绿色低碳技术、成熟适用技术装备以及应加快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推动各地落实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开展改造升级,多措并举推动相关行业绿色发展。

(三)积极推行绿色设计。

工业和信息化部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有关政策体系,推行绿色设计,推广绿色产品,促进绿色消费。

一是完善工业产品绿色设计政策体系。制定发布《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将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推广绿色产品作为促进绿色低碳消费升级的重要手段,提升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产品供给能力。

二是培育一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在生态环境影响大、产品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培育245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引导企业强化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创新绿色技术能力,加快绿色产品开发和推广,并对企业推行绿色设计、开发绿色产品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模式进行总结提炼,予以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加大绿色产品供给。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出台《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及一系列细化配套政策,在电器电子行业推动建立了采用绿色产品标识的合格评定制度,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业提交了2万余种产品的合格评定信息,有力加大了绿色产品供给。指导有关行业机构研究制定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建立采信机制,推动规范绿色消费市场。

(四)大力开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品政府采购。

 财政部积极用好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节能环保等绿色产品,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采购和使用节能环保等绿色产品,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消费。

 一是研究制定绿色产品政府采购支持政策。会同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研究制定针对绿色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要求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政府采购活动时,在技术、服务等指标满足采购需求的前提下,按规定优先采购或强制采购获得认证的绿色产品。

二是研究支持绿色产品认证的投融资政策。考虑到出台政策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给予特定行业或区域贴息,易扭曲金融市场定价,降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引起其他行业或区域攀比,暂不宜通过对金融机构给予“贷款贴息”以支持取得绿色产品认证的企业。

(五)积极推动绿色消费。

商务部高度重视绿色产品推广,有序推动绿色消费相关工作,不断满足居民绿色消费需求。

 一是开展绿色消费工作部署。在推进落实《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基础上,2022年3月,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明确活动主题、时间、试点地区申请等工作要求,组织开展绿色建材下乡试点工作。

 二是加强绿色消费宣传引导。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组织开展“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11年。活动期间,指导各地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促进绿色商品消费,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宣传推广绿色可持续的消费理念,引导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

三是支持以旧换新绿色消费。2020年12月,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印发《岁末年初促消费工作指引》,引导消费者增强家电安全使用和绿色环保意识,及时更换老旧高耗能家电,促进家电绿色更新消费。

(六)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人民银行牵头绿色金融工作,积极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一是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支持绿色产品认证。先后印发《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关于修订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出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将有机食品认证推广、绿色食品认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推广等项目纳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支持范围,引导资金流向相关领域。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8.07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08万亿元,有效支持了相关领域发展。

 二是出台碳减排支持政策。2021年11月,人民银行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减排领域,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相关领域内的企业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后,定期向人民银行报送申请。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予以低成本资金支持,利率为1.75%。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银行通过该工具发放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1386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领域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2309亿元,预计可带动年度碳减排478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七)大力发展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

 银保监会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发布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文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首贷和续贷投放力度,进一步强化绿色技术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服务。

 二是完善统计标准。建立健全绿色融资统计制度,明确绿色产业和绿色融资项目的指标解释、认定依据和统计标准,组织银行机构开展绿色融资数据统计工作。

 三是建立评价机制。制定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组织相关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自评价,指导银行业协会开展绿色银行评价工作。

 四是推动气候融资。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指导地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联合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推动建立气候项目界定的第三方认证体系,鼓励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第三方认证。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指导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支持,加强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截至2021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5.1万亿元,绿色信贷全年新增35万亿元,增幅30.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约20个百分点。绿色信贷环境效益逐步显现,按照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的比例测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超过5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9亿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保险覆盖面不断拓展,保险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绿色项目投资建设,绿色信托和绿色消费金融稳步推进,绿色金融创新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二、下一步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加快建立认证结果推广机制,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作出新贡献。

(一)全面推进绿色认证体系建设,稳步扩大绿色产品认证范围,提升绿色产品认证供给,强化认证有效性监管,加强绿色产品认证结果推广,建立健全政府、行业、社会等多层面的认证采信机制,推动认证结果在部门和地区间互认通用和广泛采信,加大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力度,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聚焦绿色属性突出、消费量大的工业产品,制定绿色设计评价标准,完善标准采信机制,鼓励企业采取自我声明或自愿性认证的方式,开展绿色设计评价。研究将绿色发展、绿色设计等要求纳入专精特新有关管理办法,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发展。

(三)在总结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成功经验模式基础上,鼓励超市、卖场、电商平台等载体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持续引导消费者更多选购绿色认证产品,促进绿色产品消费。

 (四)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绿色产品认证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为符合条件的绿色产品认证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信贷服务,促进绿色产品认证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衷心感谢您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