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成
2022年10月份,黑色金属板块各品种期货价格集体呈震荡下行走势,其中焦煤、焦炭的震荡下行走势与9月份走势构成倒“V”形。10月份,焦炭主力合约价格最高上涨至2938元/吨,最低跌至2400元/吨附近(截至10月31日收盘);焦煤主力合约价格最高上涨至2233元/吨,目前跌至1870元/吨附近。
现货方面,主流焦企在9月下旬开始首轮提涨,焦价上涨100元~110元/吨,下游钢厂于10月初落地执行。此后焦企在10月中旬继续第2轮提涨,但此时由于钢厂也陷入亏损状态,无让利空间,第2轮提涨基本落空;10月下旬以来,钢厂亏损程度不减,部分地区钢厂已开始调降焦价,焦钢企业博弈加剧。
黑色金属板块集体走弱,最主要的因素仍在于需求端。国庆节假期前在补库的拉动下,建筑钢材日成交量快速攀升。但假期结束以来,高成交状态未能持续,近期已重新回到15万吨左右的偏低水平,意味着“金九银十”旺季需求基本被证伪。后期逐步进入采暖季,需求将面临进一步下滑的压力。另外,从今年前9个月的房地产系列数据可以看到,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及土地购置面积等数据虽然较7月、8月份有所好转,但仍大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偏空情绪。对于“双焦”来说,由于终端需求差,成材价格持续下跌导致钢厂亏损幅度加大,钢厂高炉开工率自高位回落,需求负反馈传导至原材料端,致使煤焦、铁矿石等期货品种价格下跌。
8月份以来,钢厂高炉日均铁水产量持续回升,最高回升到240万吨,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并且在国庆假期及党的二十大会议召开期间,钢厂生产没有过多受到环保政策的影响,焦炭刚性需求相对良好。但近两周以来,钢厂亏损程度加深。调研数据显示,10月26日全国247家钢厂盈利面降至30%以下,迫于亏损压力,部分地区钢厂已开始联合主动减产,导致日均铁水产量逐步下滑;10月28日,钢厂高炉日均铁水产量降至236.4万吨,较近期高点回落3.6万吨,同比增加25.07万吨。钢厂的减产无疑会将压力向原材料端传导,并逐步在盘面体现。
从粗钢控产的角度来看,9月份,全国粗钢产量为8695万吨,前9个月累计产量为78083万吨,同比下降3.4%。若要今年实现粗钢产量同比持平(2021年粗钢产量10.33亿吨),则10月—12月的月均粗钢产量应不超过8399万吨。这意味着在粗钢控产政策的限制下,钢厂生产节奏仍需有一定幅度的下调才能保证实现目标。
后期将步入采暖季,终端市场恐难有亮眼的表现,需求回落的压力易增难减,在负反馈的作用下,预计日均铁水产量有继续下降的空间,焦炭等原材料价格仍将承压下行。
焦化厂作为产业链中游环节,议价能力相对较低。去年以来,在煤炭相对强势、终端需求较差的情况下,焦化厂盈利空间较为狭窄。数据显示,今年初以来独立焦企平均吨焦盈利仅为35元,大部分时间处于亏损或微盈利的状态。短期来看,市场平均吨焦亏损约80元,焦企正处在新一轮的由亏损叠加需求回落导致的主动减产阶段,日均焦炭产量降至去年同期水平。预计11月份焦化利润难有改善,焦企产能利用率或继续维持低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焦炭产量为3965.0万吨,环比增长1.38%,同比增长6.63%。1月—9月份,我国累计焦炭产量为35800.0万吨,同比微降0.5%。焦炭供应保持平稳,相比于生铁产量2.5%的降幅,焦炭供需保持偏宽松格局。
10月份,焦炭总库存呈现逐步消化趋势,基本将9月份累库量消化。整体来看,由于焦炭产能相对充足,在行业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焦炭的供应节奏多会根据需求变动情况而随时调节。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焦炭总体库存基本维持在900万吨~1100万吨区间内,波动幅度明显减小。进入11月份后,钢厂或开始着手制订春节前的补库计划,预计先将焦炭价格调降到可接受的范围内,再进行适当补库。但考虑到今年二季度以来,钢厂对焦炭一直延续着低库存的策略,焦炭的整体补库力度也将小于往年。
炼焦煤方面,9月份数据显示,我国原煤产量仍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速度,预计焦煤产量也将跟随原煤增长趋势增长。进口方面,9月份我国炼焦煤进口量为684.48万吨,环比增长6.85%,同比增长57.48%。1月—9月份,我国累计炼焦煤进口量为4543.35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9.51%。在需求缺少增长动力的情况下,焦煤总体供应偏紧的局面继续得到改善,焦煤价格对下游焦炭的成本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弱化。
整体来看,10月份,需求旺季预期被证伪,市场偏空情绪蔓延,“双焦”价格震荡下跌。目前,产业链中下游基本无利润可言。在钢铁减产的情况下,需求回落压力逐步向上游原料端传导,预计11月份焦炭或进入供需双弱格局,库存保持在低位。弱预期叠加现实需求转弱,短期焦炭期、现货价格或出现共振下跌的情况,后期需关注钢材价格能否企稳进而缓解“双焦”价格下跌的压力。另外,考虑到“双焦”期货已大幅贴水现货,也需谨慎偏空对待。